等到晚飯好了以後,吳苟的爸爸媽媽就從地裡麵回來,一家人吃好晚飯,媽媽會和吳苟一起做家務,照顧弟弟妹妹。
等到所有人都進了房間之後,吳苟才會在房間裡
—點一盞小燈,開始挑燈學習到十一二點。
就這樣,吳苟讀完了小學和初中久年,等到初中畢業以後的時候,吳苟的爸爸就不讓吳苟上學了。
其實,吳苟的爸爸媽媽也不是全然不喜歡吳苟,隻是對他們來說,兒子總是比女兒重要,再加上,吳苟又是家裡最大的孩子,所以經常被忽略或者承擔更多的責任。
對於山裡的孩子來說,能夠讀完義務教育,已經是不錯的文化水平了。
很多孩子在義務教務階段就“輟學”。保留學籍,但是不去學校,對於這種情況,書記也沒有辦法,更何況,村裡很多人皆是如此。
吳苟離開學校之後,一開始在家裡幫忙種地,過了兩年之後,吳苟決定,要離開山裡,到外麵去看看。
吳苟一直渴望大山外麵的世界,她雖然處在大山之中,但她從課本那裡、從老師那裡,知道了外麵的世界。
吳苟的爸爸聽了吳苟的話,沉默了一會兒,從房間裡拿出去了吳苟的身份證,給了吳苟,再也沒有多說一句話。
吳苟看了自己的身份證,原來,吳苟一直有她的大名,正是吳苟。
幾天之後,吳苟就搭著書記到縣裡開會的車,離開了她生活了十八年的大山。
說是一個縣,但是因為過度貧困,所以看上去,也全部都是灰撲撲的,沒有什麼光澤。
但是,縣裡麵的很多東西,對吳苟來說,都是很驚奇的,都是從未見過的。
吳苟從家裡出來的時候,爸爸給了她幾百塊錢,為了生存下去,吳苟在縣裡找了很多工作。
吳苟不怕吃苦,又過的很節省,很快就存下了一小筆錢。
吳苟每個月都會給家裡郵寄一些錢,想要減少爸爸媽媽的一些負擔,畢竟他們的年紀也都不輕了。
等到有了足夠的錢以後,吳苟就想要往市裡走、往省裡走,到更繁華的地方去。
吳苟在工作的同時,也不忘記讀書,增長自己的學識。甚至,吳苟想要自己考大學。
吳苟到了大城市以後,發現以自己的學曆,想要找一些好工作,真的很難很難。
於是,吳苟一邊做一些體力工作,一邊自己學習,考上了一所不錯的大學。
大學畢業之後,在城市漂泊已久的吳苟,決定回到大山裡,回到自己的故鄉那邊,去改善山裡人的生活。
吳苟回到家裡之後,根據自己學的知識,為村裡選擇了適合的作物,帶著村民們奮鬥致富。
就在一切的成果到來之前,吳苟在一個下雨的夜晚,要去一家釘子戶家上門拜訪,說服他更換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