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子珩的家鄉,位於浙江嘉興的旅遊勝地烏鎮,著名的水鄉。這裡奇迹般的保留着清代江南水鄉的建築格局,一條河流穿街而過,兩岸房屋排列,長廊蔽日,小橋相連。房屋構局一般為兩層,一層設廚房、客廳、儲物室等等,二層主要以卧室、書房居多。
傅子珩把車停放在自家的採摘園前,和二姨一家打了招呼,就拉着行李踏上了青石板路,冬季的烏鎮,水面已少了不少行船,人們裹着棉衣,叫賣聲依然迴響在耳畔,傅子珩穿過小橋,在橋的盡頭左拐向下,順着抄手走廊進了第一家,門是虛掩着的,傅子珩向里看看,客廳里沒人,屋內陳設都是古色古香,要不是有許多電子產品顯示這是21世紀,還真有種穿越的感覺,想着自己離家許久,今日一看,與昔日已有大改,熟悉又陌生。
開門聲驚動了屋裡忙碌的母女倆,迎出來的是一個穿着樸素的三十五六歲的中年女人,雖遠不如大都市女人的嬌媚,但五官還算標誌,穿着黑底白紋的毛衣,外邊套着圍裙,手中還拿着幾根青菜,臉上掛着燦爛的笑容。
“姐”傅子珩喊道。
“哎呦!你可算回來了”傅子瑤一邊接過傅子珩手中的東西,一邊向廚房裡喊着“媽,子珩回來了。”
“是嘛!”說話間走出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婦,頭髮已是花白,歲月在臉上留下了痕迹,生的慈眉善目,很是慈祥。
“媽”傅子珩上前走幾步。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外邊冷吧!”傅秀琴拉住兒子的手,左右看着“我怎麼看着你瘦了,快進來暖和暖和,媽給你包了你最喜歡吃的餛飩,吃個夠啊!”
“行,媽”傅子珩四下看看,“姐夫呢?”
傅子瑤泡上茶,應道“他去鎮上買東西了,一會兒就回來了。”
“見了你二姨她們了嗎?”傅秀琴問道。
“見了,剛才在採摘園見了二姨和玉惠,還有表妹夫,玉惠什麼時候結的婚啊!媽您也不和我說聲,我連個紅包都沒準備。”
“前年結的”傅秀琴應答着,“和你說了你也回不來,再說就你那個妹夫啊!也不是什麼勤快的孩子,在咱那採摘園裡也幹了好幾年了,我是覺得一般。”
“媽~”傅子瑤喊道“人家的事兒別多管,玉惠和我二姨都覺得好,您就別多說話,他給咱幹活,咱給他工錢就行了。”
“你看,每次我一說,你姐姐都不讓我說,不說就不說,咱今晚上再把你二姨全家叫來,今中午就咱娘仨兒吃個飯。”
“都聽您的”傅子珩笑笑,又起身把箱子上的一個藥盒拿出來,“聽姐說您的關節炎越來越厲害了,我托朋友帶的膏藥,您先用着,要是還不見好,過完年,我帶您去海市看看。”
“去什麼海市呀!你就忙你的工作,不用擔心家裡,我這幾十年的毛病了,不用不用,去醫院也是浪費錢。”
傅子珩看看自己的姐姐,傅子瑤也是無奈,勸道“媽,您就聽子珩的話吧!別太在意錢了,這些年子珩給家裡周濟的不少,咱那個採摘園掙得也不少,您就別計較這些了。”
“行行行,不計較,這不現在還沒事嘛!要真疼得受不了我就去看。”
傅子瑤還想說兩句,傅子珩連忙制止了她,說道“媽,您歇着,我去幫姐做飯去。”
“不不不,你剛回來,你歇着,到樓上先去睡會兒吧!我去給你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