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行至淮口(1 / 2)

郁東識問:“師父,怎麼個回爐重造法啊?”

宿吳子說:“他們的肉身是墳土,原來什麼樣的,復原即可。”

“那泥人身上的亡魂怎麼辦?”

“亡魂只能依附在泥人身上,泥人復歸為墳土的話,他們自然也只能留在墳土中了。”

因着泥人遭了大量的水沖刷,已經變得面目模糊,身軀變成一塊塊的泥塊。趁熱打鐵,我們趕緊把這些泥塊給裝到桶里,抬到原來的墳地去。

三個泥人的分量實在重,我們足足忙活到天明,才把所有的泥塊給抬完。

我們把所有的泥塊給倒在地上,加大量的水攪拌,攪成一團黏糊糊的黏土。把原來的墳給推了,用這些黏土重新築一個墳。

看着這個新起的墳,我們唏噓不已。當日,方師傅和刮泥張挖墳土捏造泥人;今日,我們把泥人融化為黏土,重築為墳,並且把地上立的白骨給埋了回去。

郁東識拍拍身上的灰塵說:“哎,到頭來,還不是白忙活一場。如果方師傅不那麼執着要挖墳土,哪還有今天的事。”

刮泥張說:“我師父這輩子以捏泥人為生,為了捏泥人,他可以付出一切。就算知道今日的結果,我想,他也會一意孤行的。”

宿吳子說:“世人就是靠着一點執念存活於世的,這是執念,也是活在世上的意義。”

墳土和屍骨都歸位了,三個亡魂也將會附在墳中,不再外逃。

榮城的事了,辭別方大娘和刮泥張,我們便啟程出發。

照例,郁東識走在路上,又是感慨一番,“師父說得對,當真是種什麼因,得什麼果。方師傅當初為了捏造泥人而挖墳土,因此埋下禍根。如今亡魂借泥人之身復活,擾亂榮城,得下惡果。唉,這世間吶,就是這樣神奇,有些事,看似毫無關聯,實則背後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

我笑着說:“你還挺有哲理的。”

“那可不是。跟在師父身邊,耳濡目染的,本事且不說,就說師父這處世為人之道,我還是學得不錯的。將來,我肯定能成為像師父一樣厲害的人。”

宿吳子搖搖頭,“這是我的處世之道,卻不是你的。你可以學習,也可以借鑒,但萬萬不要事事學我,更不要成為和我一樣的人。”

“為什麼?”郁東識不解地問。

“我是我,你是你,我們本就不同,各自的天命也不同。此次我們同樣是遊歷四方,我可以做個閑雲野鶴之人,而你,可以做個替天行道的俠士。”

“真的嗎?”郁東識欣喜地問。

“倘若論解陣法除鬼怪什麼的,你的確不如尋音,不過就是我,有時候也不如尋音。但你有一身正氣,更有一顆敢於路見不平的心,人世間,最需要你這種正直正義之人。你們一個可以除世間惡邪,一個除世上惡人,這樣,甚好。”

這把郁東識誇得有些飄飄然,走路都昂首挺胸的。

我是又無奈又好笑的,“表伯,你不該誇他的。他這個人,不經誇。”

他說:“我怎麼不經誇,我很經誇的。師父都誇我了,你是不是也該誇誇我?我就沒聽你誇過我。”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