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渡劫前夕
“周齊雲渡劫,應該就在最近幾日。”
刺史周衡離去后,許應關注着天地的異變。
“朝真太虛洞天中的天劫,最大的籠罩距離是五百里,周齊雲這次渡劫,動靜應該也不會小。新地湧現,從九嶷到這裡,只怕有千餘里。”
許應估算一下兩地距離,心道,“以九嶷山為中心,如果劫雲能籠罩到這裡,那麼籠罩範圍就是兩千多里。不可能有這麼大的劫雲。因此我這裡是安全距離,天劫無法波及到此。”
他一邊等候,一邊安心修鍊。
如今他已經打開了泥丸、絳宮兩大秘藏,體內蘊藏秘藏之力,但卻沒有修鍊任何儺法,空有秘藏之力,卻無法用於修鍊之中。
他在飛升地中修鍊時,便嘗試着以太一導引功調動兩大秘藏的力量,但是收效甚微。
“周齊雲擁有當今世上最高深的儺法造詣,其他世家,如元家、郭家、李家,也都有高深儺法傳承。”
許應思索,周齊雲從自己這裡學到陀嫗仙書和九霄陽神,再結合泥丸秘藏的功法,融為一體,他的修為實力,只怕比陀嫗仙書和九霄陽神的創始人還要強橫很多!
可見,儺氣同修,應該是一條正確的道路。
這時,山下來人,是個騎着驢的老者,前面還有一個少年牽着驢子,嘚嘚走上山。
那少年木訥,騎驢老者卻是頗為精明,向許應道:“我們山野散人,路過寶地,想借宿幾日。”
許應笑道:“這裡本是無主之地,老丈請便。”
騎驢老者稱謝,命那木訥少年將驢子放開,自己挑了個房間,打掃住下。
但那驢子卻橫得很,見許應家的兩頭牛吃草,有事沒事便要湊到跟前,轉身用後腿踢兩隻牛。
大鐘向許應悄聲道:“這驢子有香火之氣,不是凡物。這老者也絕非等閑之輩。”
許應輕輕點頭,他也看出老少二人和驢子都不對勁。
那驢子踢了牛震牛乾幾次,終於把這兩頭牛惹毛,兩頭老牛各自人立起來,現出牛魔之軀,鼻孔噴煙,眼中噴火。
那驢子哈哈大笑,叫道:“早就看出你們不對勁!現出真身了吧?”
他就地一滾,站起來時,變化做驢首人身的龐然大物,身高兩丈有餘,孔武有力,身纏厚重香火之氣,叫道:“老爺我飽吸香火之氣,已經煉成金身,今日降服你們兩個夯貨,為我腳力!”
那老者和木訥少年並不阻攔。
這時,天空中劍氣繚繞,向這邊飛來,卻是蚖七背負着劍匣修鍊歸來。
那騎驢老者和木訥少年各自驚疑不定,看着那條異蛇,只見那異蛇長達二十餘丈,周身纏繞着劍氣,在空中飛行,着實駭人聽聞!
蚖七不以為意,落在許應身邊,詫異道:“這驢子好橫。什麼來頭?”
許應搖了搖頭。
然後便聽得刺耳的慘叫聲傳來,牛震牛乾兄弟二人手持白骨打魂鞭,圍着那驢妖王團團毆打,打得那驢子慘叫不絕。
他叫聲又嘹亮,真是響徹雲霄,繞樑三日。
那騎驢老者驚疑不定,向木訥少年道:“老祖宗……”
木訥少年輕聲道:“先觀其來路。”
許應等了片刻,這才讓牛震牛乾停手,向那騎驢老者歉然道:“我家牛不懂事,打傷了你家驢子。”
騎驢老者呵呵笑道:“無妨,無妨,蠢笨之物罷了,有時候就是欠抽。”
這時,又有人來到無妄山,也是兩個人,一老一少,卻是步行登山,一路氣喘吁吁的來到山上。
這兩人老的一身白衣,少年一身黑衣,到了這裡,那少年目光輪流,落在許應身上,又看了看那個木訥少年,露出驚異之色,隨即目光又落在許應立在牆角的巨型石斧上。
“在下父子,路過寶地,想借宿幾日。”
那白衣老者連忙上前,向許應和木訥少年拱了拱手,賠笑道,“可否通融通融?”
許應道:“我們不是此地主人,也是借住。兩位儘管住下。”
白衣老者稱謝,跑去打掃房間,收拾妥當,才讓那黑衣少年住下。
許應詫異,瞥了瞥他們,不知是什麼來頭。
騎驢老者和木訥少年卻顯然認出他們,各自臉色微變,卻沒有上前招呼,只是繼續默默坐着。
忽然,又有人來到無妄山,遠遠便聽一個嬌笑聲傳來:“這裡好,老祖宗,這座山雖然斷了,但還是附近方圓千里最高的山!只要周老祖渡劫,我們便可以將他渡劫景象盡收眼底……姓許的!”
那聲音一驚一乍,許應聞聲看去,卻是郭小蝶的二姨李櫻珠,帶着一個黃衫少年登山。
那黃衫少年很是靦腆,看誰都會臉紅,向李櫻珠道:“珠兒不得無禮。”
李櫻珠美眸連連向許應看去,不時咬牙,許應倒想起那晚她身上傳來的熟透的桃子香味,有些心猿意馬,連忙存想道象,定住神識。
黃衫少年看向另外兩撥人,露出驚訝之色,旋即釋然,笑道:“石老祖,朱老祖,兩位都還活着,真好,真好。我還以為你們都已經壽元耗盡,身遭不測了呢。”
那木訥少年和黑衣少年不敢怠慢,連忙起身。
黑衣少年道:“皇叔不死,我們怎麼敢先死?”
木訥少年道:“是。”
黃衫少年不以為意,道:“當年同輩中人,周老祖性子是最急的一個,本事也是我們之中最好的。我以為這些年過去,他會收斂點,沒想到還是他第一個忍不住。”
黑衣少年笑道:“他不先跳出來,我們怎知這條路行不行得通?”
這時,空中傳來笑聲:“十三娘,咱們在這裡落腳最好。這裡地勢最高,九嶷山上發生的一切,都可以盡收眼底。”
眾人聞言,仰頭看去,只見天空中一艘畫舫駛來,行駛在空中,如漂行在水上,穩得很。
畫舫中一個女子聲音傳來,笑道:“香公子說的是。”
那艘畫舫落下,從畫舫中走出一男一女兩個璧人,令人眼前一亮。那位香公子風神雋永,玉樹臨風,極為瀟洒,而十三娘則身姿高挑,眉眼含春,彷彿眼眸剪波,目光掃處,處處春暖花香。
這一對璧人剛剛下船,目光掃了一周,各自嘴角露出笑容,對這幾位來歷莫測的老少不以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