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故我非我
蒼梧大帝站在玉壺真人的屍體前,回想起自己與他的過往,一時間感慨萬千。
祂徐徐抬手,一道深淵出現,將玉壺真人的兩半屍體吞入深淵中,隨即深淵合攏,把玉壺真人埋葬。
——畢竟,他們曾經有過一段深厚的友誼,這份友誼肩膀寬厚頭髮花白的玉壺真人已經忘記,但蒼梧大帝還未忘記。
祂趕回奈河入海口,見到許應將楚湘湘救治過來,這才放心。這個世上最了解玉壺真人道法神通的人便是許應,許應輕而易舉便可以將楚湘湘的道傷煉化,將她救活。
就算許應救不活,旁邊還有掌管陰魂陰神和輪迴的東嶽、北帝和輪迴女帝,就算死了祂們也能從陰間送回陽間。
蒼梧大帝向許應稱謝,道:“若非許道友及時趕到陰間,這次我們四個老骨頭只怕還要再栽一次。”
許應還禮,笑道:“我也是恰巧遇到賢侄女在天河收天水,這才得知玉壺真人邀戰你們一事。還好我知道玉壺真人狡猾,邀戰你便肯定做了十全準備,所以趕來一趟。玉壺真人何在?”
蒼梧大帝道:“已經安葬。”
許應舒了口氣:“此人下作,道兄與他為友平白埋沒了你。交友不慎,悔恨終生。”
蒼梧大帝沉默片刻,道:“玉壺真人原本不是這樣。他在凡間的時候很是真誠,敏而好學,很是上進。我與他相知相交,發現他很有抱負,並非庸俗之人。”
楚湘湘埋怨道:“父神,那人把你害成這樣,你還要替他說話!”
蒼梧大帝道:“他當年不是這樣。飛升到仙界后,才逐漸變成這樣。”
祂沉默下來,心中很是難過。
玉壺真人飛升之後,便逐漸死掉了。他的屍體,今天才下葬。
東嶽大帝上前,笑道:“許道友這身本領,愈發俊俏了。此次若非道友及時趕到,後果不堪設想,多謝道友助拳!”
許應笑道:“我本領俊俏,也長得愈發俊俏了。”
東嶽大帝哈哈大笑,卻不接這個話茬,道:“道友莫要開玩笑。”
北陰大帝上前道:“又與許道友結了個善緣。”
許應笑道:“作為道友,理當互助。諸位道兄便是太生分了,如今祖庭補天,如火如荼,祖庭也有古老冥海。大家都為在三界潮汐到來之時做準備,諸位何不與祖庭的道友聯絡聯絡?也就不必單打獨鬥了。”
輪迴女帝走來,輕聲道:“許道友說的是。我們陰間四位道友的確有些故步自封,此次僅僅是仙界的元君出動其麾下九牛一毛的勢力,便險些讓我們全軍覆沒。別說仙界動手,就算元君動了殺機,也不是我們所能承受。我們與古老冥海雖是競爭關係,但井水不犯河水,與祖庭的道友也沒有利害關係,何不聯手?”
蒼梧看了看北帝和東嶽,兩人的目光也恰恰望來,三位陰間大帝各自點頭。
輪迴女帝道:“我救過小天尊,小天尊又是許道友的弟子,淵源頗深。此次煩請許道友代為引薦。”
許應笑道:“此事不難。”
眾人當即啟程。
許應祭起第三天關,帶着他們趕往祖庭。陰間並未鋪到祖庭,四帝也不能通過陰間前往,若無許應的第三天關,便只能步行趕路。
不過,第三天關開啟,祂們從門戶中走出,便來到祖庭,皆是讚嘆不已。
“許道友你這件法寶着實了得,如何煉製?”北帝虛心求教。
許應笑道:“簡單。修鍊到仙君境界,擁有天君道行,再被人打死,用第三天關期境界,便可以煉製而成。”
北帝不習慣開這種玩笑,便沉默不語。
眾人向紫微殘境而去,東嶽肩頭的金烏打破沉默,笑道:“許道友,小兒如今可好?”
許應笑道:“金不遺如今發達了,在妖族祖庭做妖帝,學得一身本領,比我還要強橫呢!”
那金烏是金不遺之母,聞言憂心忡忡,道:“他做妖帝,豈不是更加危險?”
許應笑道:“這倒是你們與妖族聯絡的機會。”
東嶽輕輕點頭,道:“道友說的是。見過小天尊后,我們便要去一趟妖族祖庭,有金不遺這條線,將來也可以多出一分安全保證。”
輪迴女帝走到許應身邊,悄聲詢問道:“許公子道行高深,堪比天君,實力也驚人得很。為何至今還不解開帝君給你施加的封印?”
許應嘆了口氣,搖頭道:“我身上還有五字封印,始終無法破解。”
輪迴女帝唔了一聲,道:“其他字都可破解,為何這五字便無從破解?是不能破解,還是不願破解?”
許應深深看祂一眼,只覺這位掌握輪迴的玄女像是知道很多東西,彷彿看透自己的內心。
“許道友有何疑慮?不妨說說。”輪迴女帝道。
許應猶豫片刻,道:“我解開第一世封印后,還會是我嗎?”
輪迴女帝怔住。
許應像是對祂說,又像是自言自語,道:“我遇到了很多人,他們有的是敵人,有的是朋友,但無論敵人還是朋友,都對第一世的我欽佩有加。哪怕是有血海深仇的人,提起我的第一世,也會豎起大拇指,誇讚一聲。他的經歷就像傳奇,就像史詩,讓人仰望,讓人尊敬。他經歷過深仇大恨,在絕境中崛起,摸爬滾打,在祖庭成為萬眾領袖,又獨自飛升,在仙界忍辱負重。他身上的光環太耀眼了。”
他怔怔出神,過了片刻,道:“而我呢?我只是一個從他的不滅真靈里生長出來的捕蛇者,是附帶品,我走上他安排的道路,繼承他的遺產。我的所有努力,都會被人拿來和他比較。哪怕我如何努力,如何用功,也會被人說一句,我不如他。”
他獨自向前走去,有些落寞蕭索,回頭看向輪迴女帝,道:“解開帝君的那五個字,我還是我嗎?或者,我會成為他?”
輪迴女帝微微蹙眉。
哪怕祂是眾生用所願和香火而造就的神祇,對這個複雜的問題也沒有準確的答案。
許應見祂不答,嘆了口氣。
那五字封印,他始終未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