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本元枯竭,林亦開始使用血煞作戰,經過一番戰鬥,林亦才發現,以這樣的方式擊殺入侵者,其實速度也不算慢。
面前的入侵者被擊碎,進行聚集、‘融合’的過程中,林亦又不用在原地等着,去殺下一批,等一下再折返回來就好了。
而且血煞新增的特性——刀勢,讓林亦的攻擊範圍提升很大,加上攻擊速度比較快,將入侵者斬的比較碎,基本上一隻入侵者被‘擊殺’五六次就能徹底耗盡能源。
總體算下來,效率並不比使用本元進行擊殺低多少。
更重要的是,與本元不同,林亦的體質極為強大,想要將林亦的體力耗盡,至少需要數天戰鬥才有可能做到。
意識到以血煞的威力,用來對付這些入侵者完全不差,林亦便不再使用本元,本元自然是用來擴大本元場更能發揮作用。
於是,林亦便憑藉一把長刀,流轉在入侵者的聚集點,每到一處,便是刀芒陣陣,到後來,他已經數不清楚自己到底清剿了多少個入侵者聚集點。
即便由於體質太強,擊殺新類型的生物,「弒神者」已經很難帶來多少提升,但是,在數量的堆積下,林亦還是感覺到各項屬性又增強了一些。
突然,林亦手中的長刀一頓,停在一隻入侵者面前,這好像是什麼新型物種,但是這處聚集點的戰鬥型入侵者們已經被他擊殺了啊。
根據之前的推測,一個聚集點不是只能生長出一種類型的入侵者嗎?
而且這隻入侵者看起來也不像有戰鬥力的樣子。
使用「三色之眸」進行鑒定之後,林亦才發現原因。
名稱:C型-工匠
簡介:能夠建造多種設施,打造更為堅固,且功能更加完善的建築,以孕育更強大的戰鬥型入侵者。
原來這隻入侵者並不是戰鬥型入侵者,而是另一種類型——C型入侵者。
只不過,‘C型-工匠’類型入侵者的簡介,為什麼看起來跟‘E型-建造’入侵者有點像啊,感覺完全就是‘E型-建造’入侵者的升級版。
一開始,林亦以為D/E型號之外的入侵者,應該是戰鬥型入侵者,後來發現戰鬥型入侵者並沒有型號區分,現在他才意識到。
原來C型入侵者只是D/E型入侵者的升級版,根據簡介來看,‘C型-工匠’比‘E型-建造’具備更強的建造能力,還能建造更多設施。
長刀連續斬出,C型入侵者不僅專業能力更強,體內的能源含量似乎也更加豐厚,這隻‘C型-工匠’竟然硬扛了林亦近百刀,才耗盡能源。
這東西進化的也太快了吧,林亦打個架的功夫,卻接連有所發現。
同樣將其送入「生物解析庫」,這時林亦才發現天已經黑了。
先回去吧,林亦揉了揉有些發酸的手臂,沒辦法,入侵者數量太多了是,體力跟得上,但是揮刀都快把手臂揮斷了。
一天時間,可謂發現眾多,唯獨主線任務推進的速度十分緩慢,除了入侵者不好殺之外,入侵者聚集點太多也是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