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琢磨
春露圃渡口。
祖師堂在得到唐青青的飛劍傳信后,一致決定宋蘭樵暫時不用看顧渡船了,近期就留在春露圃親自接待那位來自骸骨灘的外鄉年輕劍仙,直到辭春宴結束,到時候如果陳劍仙還願意留在春露圃賞景自然更好。
宋蘭樵在渡口已經等了將近一個時辰,但是仍然心情大好,與熟悉面孔打招呼多了幾分真誠笑意。天底下的渡船管事都是修行路上的可憐人,不是師門棄子勝似棄子,宋蘭樵也不例外。除了他的恩師之外,祖師堂其餘幾位長輩和供奉客卿,哪怕絕大多數明明與他境界相當,有些只是比他高出一個輩分,名字中將“蘭”字變成了“竹”字而已,可對他是真不待見。一來同門不同脈,二來一年到頭的渡船收入、嘉木山脈出產的奇花異草美木良材,這些神仙錢其實從來不過他的手,渡船之上專門會有祖師堂嫡傳心腹負責與各地仙家勢力交接,他只是以船主的身份獲取一點殘羹冷炙的分紅而已,一旦有了意外,祖師堂還會問責頗多,談不上苦不堪言,反正舒心日子是沒有幾天的。
一艘渡船緩緩停岸,然後異常繁華的春露圃符水渡里來自北俱蘆洲各地的大小渡船都發現了一樁怪事——那艘渡船的乘客竟然就沒一個御風而下的,也沒誰一躍而下,無一例外,全部老老實實靠兩條腿走下渡船。不但如此,下了船后,一個個都露出像是死裡逃生的神色。
陳平安走下渡船,魏白和唐青青那撥人隨後,但是隔了幾十步路。
見到了越發熱絡的宋蘭樵,陳平安笑着被這位春露圃金丹領着去往嘉木山脈一處形勝之地,那邊專門有招待貴客的府邸,一棟棟古色古香的宅子位於竹海之中。
兩人坐上一艘符籙小舟,撐篙舟子是一個妙齡女子,小舟之上茶具齊全,她跪坐在小舟一端,煮茶手法嫻熟。
宋蘭樵與陳平安一起飲茶賞景,宋蘭樵介紹了沿途各地建築店鋪、山峰洞府和山水景點。
嘉木山脈佔地廣袤,符籙小舟航行了差不多半個時辰才進入靈氣遠勝別處的竹海地界,又約莫一刻鐘,才停在山巔竹海中的涼亭旁邊。
陳平安此次露面再沒有背竹箱戴斗笠,也沒有拿行山杖,就連劍仙都已收起,就是腰懸養劍葫,手持一把玉竹摺扇,白衣翩翩,風采照人。
那位有修行資質卻境界不高的春露圃女舟子站在小舟旁,嫣然淺笑,這一路行來,除了遞茶添茶時的必要言語之外,就再未出聲。
陳平安走近,雙指拈住一枚雪花錢。那女修似乎有些意外,猶豫了一下,趕緊伸手。陳平安鬆開手指,輕輕將那枚雪花錢落在她手心,道了一聲謝。
宋蘭樵看她似乎有些忐忑,笑道:“只管收下,別處那點死規矩,在竹海不作數。”
陳平安與宋蘭樵走向府邸的時候,疑惑問道:“宋前輩,可是我壞了春露圃的山門規矩?”
宋蘭樵搖頭笑道:“嘉木山脈別處款待客人的府邸是有規矩約束的,不許舟子收取客人賞錢,但是到了竹海就隨意了。陳公子若是捨得,給一枚小暑錢都行,而且絕對全是舟子的私房錢,春露圃絕對不抽成一毫一厘。”
陳平安笑道:“打腫臉充胖子這種事,做不得。”
辭春宴在三天後舉辦,剛好在夏至之前。而且宋蘭樵說入夏之後猶有一場鹿角宴,只是比不得先前集市的規模了,所以如今渡船都是去多來少,畢竟春露圃以春為貴。
兩人在竹林小徑中緩緩而行,來到一座懸挂“驚蟄”匾額的幽靜宅子,三進院落。
春露圃有六座以春季六個節氣命名的府邸最為清貴,有三座就位於這片竹海之中,不過其中“清明”府邸一般客人不太願意入住,畢竟名字不是特別吉慶,但是造訪春露圃的道家高人卻最喜好選擇此宅下榻。
其實每次辭春宴前後,關於這六棟宅子的歸屬都是一件讓春露圃祖師堂挺頭疼的事情,給誰不給誰,一個不慎,就是惹來怨懟的壞事。
其實還有一棟最有殊榮的“立春”府邸,這兩天一位元嬰貴客剛離開,暫時也空着,雖說很搶手,但不是不可以拿出來讓那位年輕劍仙入住,可祖師堂商議之後,覺得這棟宅子離玉瑩崖實在太近,而那位金烏宮小師叔祖就待在那邊汲水煮茶,還是不妥。萬一真打起來,好事都要變成禍事。
在商議此事的時候,一大幫原本鼻孔朝天的師門長輩和供奉鄭重其事地詢問宋蘭樵意見,這讓宋蘭樵有了那麼點揚眉吐氣的感覺。不過畢竟是一位老金丹,倒不會流露出半點得意神色,反而比以往更加姿態恭敬,應對得滴水不漏。
山上事,最講究一個細水長流。今日得意事,明天失意人,太多了。
宋蘭樵進了驚蟄府邸,但是沒多待,很快就告辭離去。
宅子裡邊有兩名姿容出彩的年輕女修,其中一個竟然還是一位春露圃金丹修士的嫡傳弟子。她們按例負責擔任住客的臨時侍女,這讓陳平安彆扭得不行,在將宋蘭樵送到門口的時候,直接詢問能否辭退兩女。
宋蘭樵笑呵呵道:“陳公子,你是我們春露圃的頭等貴客,當然可以如此做,只不過那兩個丫頭回頭定然是要吃掛落的。”
陳平安嘆了口氣,搖動摺扇,不再言語。
宋蘭樵輕聲說道:“我們老祖原本是要親自迎接陳公子的,只是剛好辭春宴籌辦一事上出了些意外,必須由她老人家親自操辦。她又是心細如髮的脾氣,委實是脫不開身,只好讓我與陳公子告罪一聲。”
陳平安笑道:“談老祖實在是太客氣了。”
等到宋蘭樵的身影消失在竹林小徑盡頭,陳平安沒有立即返回驚蟄府邸,而是開始四處逛盪。等他返回的時候,就看到了金烏宮柳質清站在門口,少年模樣,頭別金簪,玉樹臨風。兩名年輕女修隨侍一旁,眼神溫柔,不只是女修看待劍仙的那種仰慕,還有女子看待俊美男子的秋波流轉。
陳平安笑了笑。人比人氣死人,要是自己那個學生站在這裡,估摸着這兩個春露圃女修眼中就再無什麼柳劍仙了吧。
柳質清問道:“要不要去我玉瑩崖喝茶?”
陳平安搖頭笑道:“柳劍仙對我似有誤會,我不敢去玉瑩崖,怕喝的是罰酒。”
柳質清說道:“我對玉瑩崖那汪清泉的喜好遠勝金烏宮雷雲。”
陳平安恍然道:“那就好。咱倆是徒步行去,還是御風而游?”
柳質清微笑道:“隨你。”
陳平安望向那個金丹嫡傳的春露圃女修:“勞煩仙子祭出符舟送我們一程。”
女修當然不會有異議,與柳劍仙乘舟遠遊玉瑩崖可是一份求之不得的殊榮,何況眼前這位亦是春露圃的頭等貴客,雖說只有別脈的金丹師叔宋蘭樵一人出迎,比不得柳劍仙當初入山的陣勢,可既然能夠下榻此地,自然也非俗子。
符籙小舟升空遠去,三人腳下的竹林廣袤如一片青翠雲海,山風吹拂,依次搖曳,美不勝收。這一次女修沒有煮茶待客,在柳劍仙面前賣弄自己那點茶道,委實是貽笑大方。
到了玉瑩崖小渡口,柳質清和陳平安下舟后,陳平安好奇問道:“柳劍仙難道不知道這邊的規矩?”
柳質清疑惑道:“什麼規矩?”
陳平安說道:“仙子駕舟,客人要打賞一枚小暑錢禮錢啊。”
驚蟄府女修一臉茫然,柳質清卻哦了一聲,拋出一枚小暑錢給她,道:“以往是我失禮了。”
而後緩緩前行:“再前行千餘步,即是玉瑩崖畔的那口竹筒泉。”
陳平安環顧四周:“聽說整座玉瑩崖都被柳劍仙買下了?”
柳質清點點頭:“五枚穀雨錢,五百年期限,如今已經過去兩百年。”
陳平安轉頭說道:“仙子只管先行返回,到時候我自己去竹海,認得路了。”
年輕女修點點頭,猶豫了半天,還是沒有開口說話,免得打攪了兩位貴客的雅興,打算回去跟師父好好商量一下,再決定收不收這枚莫名其妙的小暑錢。
春露圃專程重金聘請太真宮打造的符舟樣式古樸雅緻,並且路過靈氣稍稍充沛流溢之地便會有文豪詩文、青詞寶誥在小舟壁上顯現出來,若是客人恰巧遇上了喜歡的詞句,還可以隨意抓取文字,如掬水在手,放於扇面、書頁之中,文字經久不散,極具風雅古韻。
客人從符舟取字帶走一事,春露圃從來樂見其成。先前宋蘭樵就介紹過,只是當時陳平安沒好意思下手,這會兒與柳質清同行就沒客氣,擷取了兩句“盛放”在摺扇一面上,總計十字:靈書藏洞天,長在玉京懸。
與柳質清在青石板小徑上一起並肩走向那汪清泉,陳平安攤開扇面輕輕晃蕩,那十個行書文字便如水草輕輕蕩漾。
柳質清輕聲道:“到了。”
玉瑩崖畔有一座茅草涼亭,稍遠處還有一座圍有籬笆柵欄的茅屋。
涼亭內有茶具几案,崖下有一汪清澈見底的清潭,水至清則無魚,水底唯有瑩瑩生輝的漂亮鵝卵石。
陳平安與柳質清相對而坐,合攏摺扇,笑道:“喝茶就算了,柳劍仙說說看,找我所為何事?”
柳質清笑道:“你不喝,我還要喝的。”
他一手在几案上畫“真火”二字,金光流轉,很快筆畫匯聚成一線,變作兩條紅色火蛟,在几案上盤旋纏繞。他輕輕揮袖,如龍汲水,水潭中約莫數斤重的泉水飛往几案之上,凝聚成球,片刻之後,泉水沸騰開來。柳質清將一隻青瓷茶杯放在一旁,又從茶罐中拈出幾枚茶葉輕輕丟入茶杯,一指輕彈,煮開的清泉沸水如岔出一條纖細支流,潺潺湧入青瓷茶杯當中,剛好七分滿。
柳質清舉杯緩緩飲茶,陳平安道:“給我也來一杯。”
柳質清笑了笑,又拈起一隻茶杯,倒了一杯茶,輕輕一推,滑到陳平安身前。
陳平安喝了一口,點頭道:“柳劍仙是我見過煮茶第二好的世外高人。”
第一,自然還是陸抬。
柳質清微笑道:“有機會的話,陳公子可以帶那第一高人來我這玉瑩崖坐一坐。”
陳平安放下茶杯,問道:“當初在金烏宮,柳劍仙雖未露面,卻應該有所洞察,為何不阻攔我那一劍?”
柳質清嘆了口氣,放下了已經舉到嘴邊的茶杯,輕輕擱在桌上:“攔下了又如何?沒頭沒腦廝殺一場?沒意思。在我躋身金丹之後,這麼多年來,金烏宮劍修下山遊歷,靠着我這名字做了多少錯事?只可惜我這個人不擅長打理庶務,所以覺得金烏宮雷雲礙眼、厭煩那師侄道侶、不喜晉樂之流的桀驁晚輩,卻也只能假裝眼不見心不煩。”
陳平安點頭道:“有此迥異於金烏宮修士的心思,是柳劍仙能夠躋身金丹、高人一等的道理所在,但也極有可能是柳劍仙未能破開金丹瓶頸、躋身元嬰的癥結所在。來此喝茶,可以解憂,但未必能夠真正裨益道行。”
柳質清聽聞此話,笑了笑,又端起茶杯,喝了口茶,然後道:“先前在寶相國黃風谷,你應該見到我出劍。在北俱蘆洲南方諸多金丹劍修當中,氣力不算小了。”
陳平安想起黃風谷最後一劍,劍光從天而降。正是柳質清此劍傷及了黃風老祖的根本,使得它在確定金烏宮劍修遠去之後,明知道寶相國高僧在旁,仍然想要飽餐一頓,以人肉魂魄補給妖丹本元。
柳質清緩緩道:“但是劍有雙刃,就有了天大的麻煩。我出劍歷來追求‘劍出無回’的宗旨,所以砥礪劍鋒、歷練道心一事,境界低的時候十分順遂,不高的時候受益最大,可越到後來越麻煩。劍修之外的元嬰地仙不易見,元嬰之下的別家金丹修士,無論是不是劍修,只要聽聞我御劍過境,便是那些惡貫滿盈的魔道中人,要麼躲得深,要麼乾脆擺出一副引頸就戮的無賴架勢。我早先也就一劍宰了兩個,其中一個該死數次,第二個卻是可死可不死的。後來我便越發覺得無聊,除了護送金烏宮晚輩下山練劍與來此飲茶兩事,幾乎不再離開山頭,這破境一事就越來越希望渺茫。”
這涉及他人大道,陳平安便緘默無言,只是喝茶。這茶水水運薈萃,對於關鍵氣府壯大如江河湖泊的柳質清而言,這點靈氣早已無足輕重,對於陳平安這位“下五境”修士而言,卻是每一杯茶水就是一場乾涸旱田的及時雨,多多益善。
柳質清正色問道:“所以我請你喝茶,就是想問問你先前在金烏宮山頭外遞出那一劍是為何而出,如何而出,為何能夠如此……心劍皆無凝滯,請你說一說大道之外的可說之語,興許對我而言便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哪怕只有一絲明悟,都是價值千金的天大收穫。”
陳平安舉起一杯茶,笑問道:“如果我說了,讓你了悟一二,你自己都說是價值千金的天大收穫,結果就用一杯茶水打發我?”
柳質清微笑道:“你開口揚言多喝一杯茶,除了那點茶水靈氣之外,無非是想要看清我畫符、運氣的獨門手法,這算不算報答?”
陳平安搖頭道:“一時半會兒我可看不懂一位金丹瓶頸劍仙的畫符真意,而且事不過三,看不懂就算了。”
柳質清大笑,抬起手,指了指一旁的清潭和陡崖,道:“若是有所得,我便將還剩下三百年的玉瑩崖轉贈給你,如何?到時候你是自己拿來待客,還是倒手租賃給春露圃或是任何人,都隨你。”
陳平安打開摺扇,在身前輕輕扇動清風:“那就有勞柳劍仙再來一杯茶水,咱們慢慢喝茶慢慢聊。做生意嘛,先確定了雙方人品,就萬事好商量了。”
柳質清會心一笑,此後雙方一人以心湖漣漪言語,一人以聚音成線的武夫手段開始“做買賣”。
一炷香后,陳平安又伸手討要一杯茶水,柳質清板著臉:“勞煩這位好人兄有點誠意好不好?”
陳平安正色道:“句句是真,字字皆誠!”
柳質清大袖一揮:“恕不遠送。”
陳平安想了想,一手搖扇,另外一隻手掌一掃而過,從那几案上的符上沸水靈泉當中抓取些許泉水,在自己身前點了兩滴,然後以此作為兩端,畫出一條直線,再以指尖輕點一端,緩緩向右邊抹去,直至另外一端才停下:“不去看大,只看一時一地一些人。假設這條線便是柳劍仙所在的小天地,那麼柳劍仙是金烏宮土生土長的修士,心性在此端;而金烏宮風俗人情心性,有劍修心性在此、在此,也在此,不斷偏移,遠離你之心性;更多的劍修,例如那性情暴虐的宮主夫人、行事跋扈的晉樂,還是在另外一端扎堆。而柳劍仙在金烏宮修行便會覺得處處礙眼,只是你境界夠高,輩分更高,護得住本心,但也止步於此了,因為你一心練劍,登高望遠,一心欲要以地仙修士為自己磨劍洗劍,懶得去管眼皮子底下那些雞毛蒜皮瑣碎事,覺得虛耗光陰、拖泥帶水,對也不對?”
柳質清輕輕點頭,正襟危坐:“確實如此。”
陳平安再次抬起手指,指向象徵柳質清心性的那一端,突然問道:“出劍一事,為何捨近求遠?能夠勝人者,與自勝者,山下推崇前者,山上似乎更加推崇後者吧?劍修殺力巨大,被譽為天下第一,那麼還需不需要問心修心?劍修的那一柄飛劍,那一把佩劍,與駕馭它們的主人,到底要不要在物、心兩事之上皆純粹無雜質?”陳平安收起手,從左端緩緩移動摺扇,指向最右端,“你柳質清,能否以此軌跡出劍,直到劍心通明?”
柳質清陷入沉思,陳平安突然又問道:“柳劍仙是自幼便是山上人,還是年少時登山修道?”
柳質清凝視着那條線,輕聲道:“自記事起就在金烏宮山上追隨恩師修行,從來不理紅塵俗世。”
陳平安哀嘆一聲,起身道:“那當我什麼都沒說,只能建議柳劍仙以後多下山,多遠遊了。”
柳質清抬起手,虛按兩下:“我雖然不諳庶務,但是對於人心一事,不敢說看得透徹,還是有些了解的,所以你少在這裡抖摟那些江湖伎倆故意詐我。玉瑩崖你顯然是志在必得,轉手一賣,剩餘三百年,別說三枚穀雨錢,翻一番絕對不難,運作得當,十枚都有希望。”
陳平安果然趕緊坐回原地,笑道:“與聰明人做生意,就是痛快爽利。”
柳質清抬起頭,好奇問道:“你對於錢財一事就這麼在意?何必如此?”
只見陳平安哀嘆一聲:“可憐山澤野修,掙錢大不易啊。”
柳質清搖搖頭,懶得計較此人的胡說八道。他沉默片刻,開口道:“你的意思,是要將金烏宮的風俗人心作為洗劍之地?”
陳平安微笑道:“一樣米百樣人,一句話千種意,柳劍仙天資聰慧,自己悟去。”
柳質清望向那條直線脈絡,自言自語道:“無論結果如何,最終我去不去以此洗劍,僅是這個念頭,就大有裨益。”他抬起頭,“按照約定,玉瑩崖歸你了。地契拿好,回頭我再去跟春露圃祖師堂說一聲。”
一張本身就價值連城的金玉箋飄落在陳平安身前,雙方畫押,春露圃是一個祖師堂璽印的古篆“春”字,柳質清是一個如劍的“柳”字,兩百年之後,字中猶有劍意蘊藉。
陳平安沒有立即收起那張至少價值六枚穀雨錢的地契,笑問道:“柳劍仙這般出手闊綽,我看那個念頭其實是沒什麼裨益的,說不得還是壞事。我這人做買賣向來公道,童叟無欺,更不敢坑害一位殺力無窮的劍仙。還請柳劍仙收回地契,近期能夠讓我來此不掏錢喝茶就行。”
柳質清心思剔透,笑道:“離開玉瑩崖返回金烏宮后,若是果真以種種人心洗劍,自然不會是這種心性手段了。所以地契只管拿走。”
陳平安想了想,以摺扇在几案那條橫線上輕輕從上往下畫出一條條豎線:“金烏宮宮主、宮主夫人、晉樂及那位勸說晉樂不要對我出劍的女修,他們的各自出身、師道傳承、修行節點、下山歷練、盟友摯友、信奉至理、恩怨情仇……你真有興趣知道?一旦選擇洗劍,就需要直指本心,你身為金丹瓶頸劍修的本命飛劍、一身修為、師門輩分反而才是你最大的敵人,真能夠暫時拋開?你如果半途而廢,無法一鼓作氣走到另外一端,只會有損本心,導致劍心蒙塵、劍意瑕疵。”
柳質清微笑道:“我可以確定你不是一位劍修了,其中修行之苦熬,消磨心志之劫難,你應該暫時還不太清楚。金烏宮洗劍,難在瑣碎事情多如牛毛,也難在人心叵測,但是歸根結底,與最早的煉化劍胚之難,務必纖毫不差,有着異曲同工之妙。我不過相當於再走一趟當年最早的修行路,當初都可以,如今成了金丹劍修,又有何難?”
陳平安搖頭微笑:“同一件事,時過境遷,偏是兩種難。”
柳質清咀嚼一番,微笑點頭道:“受教了。”
陳平安笑道:“我故作高深,柳劍仙也真信?真不怕被我從仙家府邸帶到山腳水溝里去?”
柳質清站起身:“就不叨擾了,希望以後有機會來此做客飲茶,主人依舊。”
在柳質清眼中,此處玉瑩崖,他已是客人。
陳平安看了眼几案上的地契,再抬頭看了眼他:“金烏宮怎麼就有你這麼一位劍修,祖上積德嗎?”
柳質清笑道:“你這話難聽,不過我就當是好話了。說真的,非是我自誇,金烏宮前輩修士早年口碑確實比如今要好許多。只可惜口碑換不來道行和家業,世事無奈,莫過於此。所以我很多時候都認為我那師侄只是做得不合己意,而並非真是什麼錯事。”
陳平安站起身:“我與你再做一樁買賣,如何?”
柳質清問道:“此話怎講?”
陳平安先問一個問題:“春露圃修士會不會窺探此地?”
柳質清指了指涼亭外的茅屋:“當我的劍是擺設嗎?有些規矩還是要講一講的,例如我在此飲茶,就處處遵守春露圃的規矩,曾經在嘉木山脈見到一個就連我也想出劍的金烏宮仇家,最後不也視而不見了嗎?那麼禮尚往來,春露圃如果連這點規矩都不講,我覺得這是請我出劍的取死之道。”
“如此最好。”陳平安指了指自己,“你不是糾結找不到一塊磨劍石嗎?”
柳質清環顧四周:“就不怕玉瑩崖毀於一旦?如今崖泉都是你的了。”
陳平安說道:“揀選一處,畫地為牢,你出劍我出拳,如何?”
柳質清笑道:“我怕你死了。”
“求之不得。”陳平安別好摺扇,重複,“求之不得。”
一句話兩個意思。
辭春宴上,金烏宮劍仙柳質清未曾現身,而住在驚蟄府邸的年輕劍仙一樣沒有露面,這讓如今小道消息滿天飛的春露圃人人遺憾。
柳質清不去說他,是北俱蘆洲東南沿海最拔尖的修士之一,雖然才金丹境界,畢竟年輕,且是一位劍修。“金烏宮劍修”這塊金字招牌,在當年那位元嬰劍修的宮主兵解逝世之後,幾乎就是靠着柳質清一人一劍支撐起來的。
春露圃本土和外鄉修士更多興趣還是在那個故事多多的年輕外鄉劍仙身上。一是一劍劈開了金烏宮的護山雷雲,傳聞這是柳質清親口所說,做不得假,還邀請此人去往玉瑩崖飲茶。二是根據那艘渡船的流言蜚語,此人憑藉先天劍胚將體魄淬鍊得極其強橫,不輸金身境武夫,一拳就將鐵艟府宗師供奉打落渡船,據說墜船之後只剩下半條命了,而鐵艟府小公子魏白對此並不否認,沒有任何藏掖,照夜草堂唐青青更是坦言這位年輕劍仙與春露圃極有淵源,與他父親還有宋蘭樵皆是舊識。三是那位下榻於竹海驚蟄府邸的陳姓劍仙每天都會在竹海和玉瑩崖往返一趟,至於與柳質清關係如何,外界唯有猜測。
在此期間,春露圃祖師堂又有一場秘密會議,商討之後,關於一些虛而大的傳聞,不加拘束,任其流傳,但是開始有意無意幫忙遮掩陳劍仙在春露圃的行蹤、真實相貌和先前那場渡船風波的具體過程,開始故布疑陣。一時間,嘉木山脈各地謠言四起,今天說陳劍仙在穀雨府邸入住了,明天說搬去了立春府邸,後天又說去了照夜草堂飲茶,使得許多慕名前往的修士都沒能目睹劍仙的風姿。
辭春宴結束之後,修士紛紛打道回府,宋蘭樵也在之後重新登上已經往返骸骨灘一趟的渡船。但是在嘉木山脈的老槐街上,有個小店鋪更換了掌柜,悄無聲息地開張了。掌柜是個青衫年輕人,腰掛硃紅色酒葫蘆,手持摺扇,坐在門口一張小竹椅上,也不怎麼吆喝生意,就是曬太陽,願者上鉤。
商貿繁華的老槐街寸土寸金,來往修士熙熙攘攘,巴掌大小的一間鋪子每年交給春露圃的租金都是一大筆神仙錢。
這間懸挂“蚍蜉”匾額的小鋪子裡邊放滿了雜七雜八的山上山下物件,不過一件件在多寶槅上擺放得井然有序。店鋪櫃檯上擱有一張宣紙裁剪成條的便箋,上書“恕不還價”四個大字,字條頭腳以兩方印章作為鎮紙壓着。除此之外,每一架多寶槅還張貼有一頁紙,紙上寫滿了所賣貨物的名稱、價格。
鋪子有內外之分,只是後邊鋪子房門緊閉,又有紙張張貼:“鎮店之寶,有緣者得”。字大如拳,若是有人願意細看,就會發現“有緣者得”的旁邊又有四個蠅頭小楷好似旁註:“價高者得”。
畢竟是可以開在老槐街的鋪子,價實不好說,貨真還是有保證的。何況一間新開的鋪子,按照常理來說,一定會拿出些好東西來賺取眼光,老槐街幾間山門實力雄厚的老字號店鋪都有一兩件法寶作為鎮店之寶供人參觀,不用買,畢竟動輒十幾枚穀雨錢,有幾人掏得出來?其實就是幫店鋪攢個人氣。而這間“蚍蜉”鋪子就比較寒酸了,雖然標明來自骸骨灘的一副副瑩白玉骨還算稀罕,壁畫城的整套硬黃本神女圖也屬不俗,可是總覺得缺了點讓人能一眼記住的真正仙家重寶,更多的還算些零碎討巧的古玩,靈器都未必能算,而且……脂粉氣也太重了點,有足足兩架多寶槅都擺滿了彷彿豪閥女子的閨閣物件。所以一旬過後,店鋪客人幾乎都變成了聞訊趕來的女子,既有各個山頭的年輕女修,也有大觀王朝在內許多權貴門戶里的女子,成群結隊,鶯鶯燕燕,聯袂而至,翻翻揀揀,遇見了有眼緣的物件,只需要朝鋪子門口喊一聲。若是詢問那年輕掌柜能不能便宜一些,那傢伙便會擺擺手,不管女子們如何語氣嬌柔,軟磨硬泡,皆是無用,那年輕掌柜只是雷打不動,絕不打折。許多不缺金銀萬兩卻最煩“不能還價一兩枚銅錢”的女子便尤為失望惱火,就此賭氣離去。但是那年輕掌柜至多就是笑言一句“歡迎客人再來”,從不挽留,更改主意。久而久之,這間小鋪子就有了喜好宰人的壞名聲。
不承想一天黃昏時分,唐青青帶着一撥與照夜草堂關係較好的春露圃女修鬧哄哄來到鋪子,人人都挑了一件有眼緣的物件,也不還價,放下一枚枚神仙錢便走,也不再繼續逛其他店。在那之後,店鋪生意變好了一些,但真正讓店鋪人滿為患的,還是那金烏宮生得比美人還要好看的柳劍仙來了一遭,砸了錢,不知為何,拽着一副骸骨灘白骨走了一路才離開老槐街。
這天,店鋪掛起打烊的牌子,既無賬房先生也無夥計幫忙的年輕掌柜獨自一人趴在櫃檯上清點神仙錢,雪花錢堆積成山,小暑錢也有幾枚。
一個頭別金簪的白衣少年跨過門檻,走入鋪子,看着那個財迷掌柜,無奈笑道:“我就想不明白了,你至於這麼精明求財嗎?”
陳平安頭也不抬:“早跟你柳大劍仙說過了,我們這些如無根浮萍的山澤野修,腦袋拴在褲腰帶上掙錢,你們這些譜牒仙師不會懂。”
柳質清搖搖頭:“我得走了,已經跟談老祖說過玉瑩崖一事,但是我還是希望你別轉手賣掉,最好都別租給別人,不然以後我就不來春露圃汲水煮茶了。”
陳平安抬頭笑道:“那可是六枚穀雨錢,我又沒辦法在春露圃常駐,到時候蚍蜉鋪子還可以找個春露圃修士幫我打理,分賬而已,我還是能掙錢的,可玉瑩崖不賣還不租,我留着一張地契做什麼,放着吃灰發霉啊,三百年後再作廢?”
柳質清嘆了口氣,陳平安微笑道:“其實想來春露圃煮茶還不簡單,你給我三枚穀雨錢,以後三百年你隨便來,我離開之前會跟春露圃說好,到時候肯定沒人攔着你。”
柳質清問道:“你當我的穀雨錢是天上掉下來的?”
陳平安揮揮手:“跟你開玩笑呢,以後隨便煮茶。”
柳質清站着不動,陳平安疑惑道:“咋了,難道還要我花錢請你來喝茶?這就過分了吧?”
柳質清惱火道:“那幾百顆清潭水底的鵝卵石怎麼一顆不剩了?也就值兩三百枚雪花錢,你連這都貪?!”
陳平安一拍桌子:“地契在手,整個玉瑩崖都是我的家業,我撿幾顆破石頭放兜里,你管得着?!”
柳質清無奈道:“那算我跟你買那些鵝卵石,放回玉瑩崖下,如何?”
陳平安伸出一隻手掌:“五枚小暑錢,本店不打折!”
柳質清一巴掌拍在櫃檯上,抬手后,桌上多出了五枚小暑錢。他轉身就走:“我下次再來春露圃,如果水中少了一顆鵝卵石,看我不砍死你!”
陳平安一根手指輕輕按住櫃檯,不然那麼多依次排列開來的神仙錢會亂了陣形。
又多出五枚小暑錢,有點煩。太會做生意,也不太好啊。
陳平安覺得今天是個做生意的好日子,收起了所有神仙錢,繞出櫃檯,去門外摘了打烊的牌子,繼續坐在店門口的小竹椅上,只不過從曬日頭變成了納涼。
與柳質清切磋,自然是分勝負不分生死的那種,是為了掂量一下金丹瓶頸劍修的飛劍到底有多快。
三場切磋,柳質清從出力五分,到七分,最後到九分,陳平安大致有數了。
不過柳質清如今火氣這麼大,也不怪他,畢竟恐怕他這輩子都沒吃過這麼多泥土。
當然,陳平安與柳質清的三次切磋,他各有壓境,也不太好受。
第四場是不會有的,不然雙方就只能是生死相向了,沒有必要。
至於為何三場切磋之後,陳平安還留在春露圃,除了當一回包袱齋掙點錢,為咫尺物騰出些位置來,他還要等待一封回信。
先前通過春露圃劍房給披麻宗木衣山寄去了一封密信,所謂密信,哪怕傳信飛劍被攔截下來,也都是一些讓披麻宗少年龐蘭溪寄往龍泉郡的家常事。所以什麼時候龍泉郡寄信到骸骨灘再到春露圃,只需要看那位談老祖何時現身就知道了。
這位管着春露圃數千譜牒仙師、雜役子弟的元嬰老祖師從頭到尾都沒有出現在陳平安面前,但是只要披麻宗木衣山真的回信,她定力再好、事務再多,也一定坐不住,會走一趟鋪子或是驚蟄府邸。
夜幕中,老槐街燈火輝煌,“蚍蜉”鋪子又有些進賬。
陳平安起身,打算關門了,之後只需祭出暫借而來的一艘符舟,就可以御風返回竹海驚蟄府邸。他剛拿起小竹椅,就又放下了,望向店鋪。一個身材修長的年輕婦人憑空出現,微笑而立。
陳平安跨過門檻,抱拳笑道:“拜見談夫人。”
這位春露圃主人姓談,單名一個陵字。春露圃除了她之外的祖師堂嫡傳譜牒仙師,皆是三字姓名,例如金丹宋蘭樵便是蘭字輩。
談陵沒有久留,只是一番客套寒暄,將披麻宗祖師堂劍匣交給陳平安后,就笑着告辭離去。
春露圃的生意已經不需要涉險求大了,送出一間老槐街小鋪子,以及隨後的一艘錦上添花的符舟,火候剛好。
陳平安關上鋪子,在僻靜處乘坐符舟去往竹海驚蟄府邸,在房間內打開劍匣,有飛劍兩柄。春露圃也收到了一封披麻宗的飛劍傳信,說這是木衣山祖師堂給陳公子的饋贈回禮,劍匣所藏兩把傳信飛劍可往返十萬里,元嬰難截。
陳平安對於劍匣一物並不陌生,自己就有,書簡湖那隻,路程不長,品秩遠遠不如這隻。
坐在屋內,打開一封信,一看字跡,陳平安會心一笑。
自己那位開山大弟子在信上絮絮叨叨了幾千字,一本正經地告訴師父她在學塾的求學生涯,風雨無阻,寒窗苦讀,一絲不苟,老夫子們差點感動得老淚縱橫……而一些真正涉及機密的事務,應該是崔東山親自擔任了刀筆吏。例如周米粒一事,信上隱晦寫了一句“學生已瞭然,有事也無事了”。
陳平安反覆看了幾遍。嗯,裴錢的字寫得越發工整了,抄書應該是真的沒有偷懶,只是寫的全是些“師父,我那瘋魔劍法已經爐火純青,師父這都不回家瞅一眼,那就很遺憾了”“我給鋪子掙了小山一般的銀子,師父你快回家看一看,萬一銀子長腳跑路我可攔不住”“師父,我麾下雖然陣亡了數十位將士,但是我又收了左右兩大護法,騎龍巷這兒家家戶戶路不拾遺”“師父你放一百個一千個一萬個心,矮冬瓜聽話得很,就是飯桶一個,掙錢又不太行,我得掏出私房錢幫她墊伙食費呢。我如今學成了絕世劍術、刀法和拳法,便是有人欺負我,我也不與他們計較,但是矮冬瓜我一定會好好保護的,因為她是師父說的弱者嘛,我已經不是了哩”這樣的話。
陳平安笑着輕輕折起這封家書,緩緩收入方寸物當中。
他如今早已脫掉金醴、雪花兩件法袍,唯有一襲青衫懸酒壺。
他起身來到廊道上,眺望院牆高處的遠方,竹海繁密,人間顏色青翠欲滴。
崔東山風塵僕僕趕回龍泉郡后,在騎龍巷鋪子里吃了頓晚飯。飯桌上主位始終空着,崔東山想要去坐,與裴錢打鬧了半天,才只能坐在裴錢對面。小水怪周米粒就坐在裴錢身邊,石柔只要落座,從來只是坐在背對大門的長凳上。而且她也根本無須進食,以往是陪着裴錢聊天,今天是不敢不來。一頓飯,她就是湊個數,象徵性動了幾筷子,其餘三個狼吞虎咽,風捲殘雲,尤其是周米粒,下筷如飛。
之後,崔東山就離開了騎龍巷鋪子,說是去落魄山蹭點酒喝。
裴錢也不管他,在院子裡邊練習了一套瘋魔劍法,周米粒在一旁使勁鼓掌。
崔東山沒有直接去往落魄山竹樓,而是出現在山腳,如今那裡有了棟像樣的宅邸。
院子裡邊,魏檗與朱斂對弈,鄭大風在旁邊嗑瓜子,指點江山。
崔東山坐在牆頭看了半天,忍不住罵道:“三個臭棋簍子湊一堆,辣瞎我眼睛!”
他飄落過去,只是等他一屁股坐下,魏檗和朱斂就開始各自拈起棋子放回棋罐。他伸出雙手:“別啊,稚子下棋,別有風趣的。”
鄭大風開始趕人,魏檗直接返回披雲山,朱斂和崔東山一起登山。
崔東山雙袖揮動如老母雞振翅,撲騰撲騰,三兩台階往上飛一次,隨口問道:“姜尚真來過落魄山了?”
朱斂笑道:“你說那周肥兄弟啊,來過了,說要以元嬰境的身份當個咱們落魄山的供奉。”
崔東山冷笑道:“你答應了?”
朱斂雙手負后,笑眯眯轉頭道:“你猜?”
崔東山大袖不停:“喲,朱斂,長進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