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破境不需要等的(1 / 2)

第235章 破境不需要等的

涼風已厲,雲低欲雪,人傍天隅,縹緲險絕。

遠遊不得他鄉,家鄉更是回不去。好可憐的一條喪家之犬。

流白望向對面城頭上那個遠去的身影,等到目力窮盡時,她才收回視線。

她只恨自己境界太低,無法親手斬殺那個有着生死大仇的年輕隱官。

甲申帳劍仙坯子流白,是“天下文海”周密的高徒,但是當年那勢在必得的圍殺一役,擁有五位劍仙坯子、原本被寄予厚望的甲申帳,卻讓蠻荒天下大失所望,其中就數她流白下場最慘,被那陳平安硬生生擰斷了脖頸,若非魂魄被涒灘拚命聚攏收回,那她事後就必須用上那盞本命燈,哪怕之後能夠重塑體魄,重新溫養出一把本命飛劍,也會止步於元嬰境。如今流白雖說在托月山百劍仙的名次直線下降到了第五十九,不再是板上釘釘的大劍仙資質,但是將來躋身玉璞境,終究還有機會。

流白選擇距離龍君最近的位置修行,所以每次離真來此尋釁陳平安,流白都看在眼裡,聽在耳中。

半座劍氣長城被蠻荒天下收入囊中之後,托月山百劍仙,除去綬臣、斐然、背篋在內十餘位劍修已經去往浩然天下,其餘都在城頭上溫養飛劍。

龍君突然開口說道:“你要是此後練劍,只是為了能夠親手斬殺陳平安,說句實話,你是絕對做不到的。陳平安要麼因為守不住半座城頭,被我一劍擊殺,要麼是用莫名其妙的法子逃脫遠遁,哪怕你僥倖跟上他,不過是再次被他擰斷脖子罷了,而且他出手,只會比上次更輕鬆。”

流白神色複雜道:“龍君前輩,難道沒有第三種可能性嗎?”

龍君搖搖頭。

流白說道:“那我就親眼看着他死在龍君前輩劍下。”

龍君說道:“你當下不是應該憂心自己的處境嗎?既不能破境,又無法抓住一縷遠古劍意,在這裡枯坐做什麼?看那陳平安破境再破境?我先前聽說並非兒戲,有幸登上城頭練劍的,如果到頭來是個什麼都抓不住的廢物,那就不用去浩然天下丟人現眼了。到時候綬臣護不住你,你先生也懶得為你護道,因為是你自己求死。”

流白起身致禮:“謝過前輩指點。”

然後流白問了一個最好奇的問題:“龍君前輩,他既然都與半座劍氣長城合道了,為何連一縷劍意都抓不住?是根本做不到嗎?不然以他的性情,只會瘋狂攫取劍意。”

龍君笑道:“關於此事,我也有些納悶,你有機會問問你那位學究天人的文海先生,若有答案可為我解惑,我就為你指點劍術。”

龍君突然遞出一劍,將對面一道如瀑布傾瀉的磅礴拳意給擊碎。

原來是那年輕隱官閑來無事,想要朝過境妖族大軍來上一拳。

流白咬了咬嘴唇。別看龍君前輩那一劍遞出十分輕描淡寫,好像隨隨便便就將陳平安方才那一拳的拳意攪爛了,這可是一位王座劍仙的出劍!

對面崖畔,依舊是那極其扎眼的鮮紅袍子,與這邊龍君前輩的一襲灰袍,形成鮮明對比,陳平安躋身山巔境之後,哪怕是對他恨之入骨的流白,也不得不承認他大有拳高在天之氣概。更不談對方還是一位劍修,擁有兩把本命神通極其詭譎的飛劍,這讓她怎麼殺?事實上,流白內心深知,如果不是龍君前輩守在這死死盯住那個陳平安,自己在此練劍極有可能轉瞬即死。

但是她在此修行是先生的意思,先生說她未來躋身玉璞境的心魔定是陳平安,她想要成功破境,就要早早做好準備,好好修心才行。

流白竭力壓下心湖漣漪,問道:“龍君前輩,既然出拳出劍都註定無功而返,他為何還要經常來此遊歷?”

流白對那位年輕隱官研究頗深,專門讓甲申帳領袖木屐和師兄綬臣,向甲子帳要了一份關於陳平安的詳細秘檔,這個劍氣長城的外鄉人,心思極其縝密,行事極其功利,尤其臨陣廝殺,最擅長以傷換命,絕對不是一個喜歡擺架子抖威風的人物。

龍君笑道:“因為那條瘋狗,不願意真的變成瘋狗。”

流白疑惑不解,卻不再詢問,重新坐地溫養劍意。

陳平安一拳不成,身形就倏忽不見,瞬間遠遊別處。只當是無聊了來此散心,與龍君打聲招呼而已。

陳平安在一處城頭拄刀而立,抬頭望向天幕,雖然視野模糊,但是憑藉那份暫借而來的玉璞境修為,對於天地流轉感知清晰,知道要下雪了。

陳平安確實期待着這場雪,只要下了雪,就不至於太過寂寥,可以堆一長排的雪人。到時候離得遠些看去,會像依次停在一根低矮枝頭上的鳥雀。

陳平安先前是在牢獄躋身的洞府境,成為了一位中五境神仙。躋身中五境,等於跨過一道天塹,此後觀海境,龍門境,結金丹,勢如破竹。因為這三道關隘,除了結丹別有玄妙,之前觀海、龍門兩境,功夫只在開闢竅穴一事上。

先前霜降要用十枚小暑錢來跟陳平安買命,換取離開牢獄的活命機會,一開始陳平安是為了讓霜降暗中保護寧姚,再就是為遠遊劍修在第五座天下稍稍鋪路,免得齊狩太過勢大。因為齊狩擔任新任刑官,是老大劍仙欽定的,其實陳平安一開始是想要讓齊狩擔任隱官,然後讓董不得、徐凝這些舊隱官一脈劍修將其架空,高野侯手中那盞本命燈重新點燃,等到下一世的陳熙逐漸成長起來,齊狩哪怕到時候成為一位名正言順的隱官,也註定折騰不出什麼大意外。

因為從一開始,陳平安就沒有想過要讓寧姚成為第二個老大劍仙。下一任領袖,是那位兵解轉世的陳氏家主,陳熙。

可既然老大劍仙選定了齊狩擔任刑官,陳平安也有法子應對。在那第五座天下,起先刑官一脈看似勢大,穩壓隱官、高野侯兩脈,但是將來非劍修、武夫不入刑官一脈,就是一個殺手鐧,且是陽謀。失去了一座劍氣長城,以後劍修註定會越來越少,即便純粹武夫越來越多,刑官看似依舊勢力龐大,卻有捻芯這個二把手負責暗中牽制齊狩,刑官一脈自身就會分成兩座大山頭,姜勻、元造化那撥武夫坯子,註定會在第五座天下率先佔據一份天時武運,而這撥孩子與隱官一脈,相對而言是最有香火情的。

可齊狩要是真有本事,能夠讓捻芯帶着那撥孩子一起改換陣營,那就該齊狩力壓陳熙,大權獨攬,如果他有此心性和手腕,陳平安一樣不介意野心勃勃的齊狩來負責開疆拓土。可作為刑官,要是連自家刑官一脈都無法服眾、整合,齊狩又憑什麼帶領劍修,屹立於那座嶄新天地?

說到底,陳平安不是有心針對齊狩,更不是與齊狩有什麼私人恩怨,才如此刻意壓制齊狩,而是陳平安擔心齊狩行事太過極端,使得劍修們在第五座天下白白失去“先到先得”的諸多大好形勢,隨着三座天下的修道之人陸續進入其中,最後害得那座城池淪為眾矢之的,四面皆敵。

只是沒有想到,與霜降做生意還有意外之喜,陳平安如今才後知後覺,當初那筆生意,可能是自己這輩子當包袱齋以來做得最划算的一次。

比如陳平安手中這把上古斬龍台行刑之物——狹刀斬勘,就能夠幫助他更快汲取天地靈氣。

霜降還詳細闡述過洞府、觀海、龍門三境的修行秘事,以及大煉、中煉之物的搭配之法,比如將仿白玉京大煉為一件輔佐本命物,可以煉化人身小天地自行孕育而出的五行之氣,還有如何將劍仙幡子中煉于山祠之巔,躋身龍門境之後,將分別篆刻有“瀆”“湖”二字的兩把短劍中煉為水府龍湫內的蛟龍。

尤其是霜降還幫忙找出六座儲君之山的本命竅穴,陳平安只需要按部就班“開山建府”即可。

與半座劍氣長城合道之後,陳平安又是偽玉璞境界,居高臨下,提綱挈領,所以修行一事,才能如此毫無阻滯。

對於結成金丹客一事,以及要不要一鼓作氣衝擊金丹瓶頸,爭取成為一位元嬰劍修,陳平安不是沒有自己的考量。

最終選擇碎丹,理由太簡單了,如今他所在的半座劍氣長城,在離真那個傢伙的授意下,軍帳下令所有妖族不許御風過境,一年到頭,飛鳥難覓,真是什麼都見不着的慘淡光景。如果說離真還是有點小算計,那個龍君就真是手段毒辣了,在陳平安所在的半座劍氣長城之外,好像施展了一種大神通的障眼法,除去日月可見,山河皆模糊。

所以陳平安在這城頭之上,天地茫茫,名副其實的孑然一身,有遠遊境的拳頭,有偽玉璞的劍修境界,卻無任何一個對手,故而成不成為戰力暴漲一大截的元嬰劍修,意義不大。

除此之外,應了那句老話,天底下少有隻享福不吃苦的好事。

當下陳平安處於一個極其玄妙的境地,就像返回當初還是窯工學徒時的光景,心快眼快,唯獨手慢。彷彿每一個念頭,都已經走上了數十里的山水路程,但是落在實實在在的手腳上,卻是極慢,比心思慢上無數步,腳下只能跨出一步,手上不過是微微抬起些幅度而已。

陳平安就只能眼睜睜看着自己那種好似老叟蹣跚的步伐,所以對他而言,牢籠不只是註定無法離開劍氣長城,不然就要被龍君瞬間出劍斬殺,他武夫體魄也是一座苦不堪言的牢獄。所謂的度日如年,沒有半點水分。

只有一種情況,能夠幫助陳平安恢復如常,變得得心應手,那就是在半座劍氣長城,以偽玉璞修為,一刻不停,縮地山河,身形跟隨念頭,轉瞬即逝,瘋狂亂竄。但是這種看似仙人御風逍遙一般的狀況,後遺症極大,會讓陳平安的魂魄與身體愈行愈遠,心境與人身這座洞天福地越來越割裂。

托月山大祖當初攔阻那蕭愻出拳的用意明顯,自然是早早看穿了陳平安的困境。

只要沒有外力幫着陳平安錘鍊體魄,陳平安別說靠着練拳一步步躋身山巔境,想穩住遠遊境都極為不易。

而最讓陳平安無奈之處,則是合道之後他徹底失去了心神沉寂、忘卻形骸的可能性,老僧禪定,道人坐忘,陳平安都試過,完全沒用。甚至陳平安連那半吊子的白骨觀都用上了,手段盡出,一樣沒用。陳平安就算想要偷懶不鍊氣,都難以做到,不然根本無事可做。

離真打架確實不行,可腦子真是不錯,加上龍君的那份手段,時日一久,陳平安很可能淪為歷史上第一個不曾被重創,卻自行跌境的純粹武夫。

兩把鈍刀子割肉,一把割在武夫體魄上,一把是在消磨半座劍氣長城。那些位於龍君身後的托月山百劍仙,無一例外,皆是天才劍修,他們的溫養飛劍,砥礪劍意,不斷獲得遠古劍意認可,一點一點汲取劍道氣運。他們得到越多,陳平安就失去越多。這又是一份心境上的慢慢煎熬,好像只能等死一般。

對於這種處境,哪怕陳平安早有準備,早年在那避暑行宮,就開始獨自一人,緩步而走,可人算終究不如天算,仍是小覷了與劍氣長城合道之後的後果——像一隻孤魂野鬼,在半座劍氣長城,倏忽不定,四處飄蕩。

既不能解決真正的問題,還會一點一點傷及武夫體魄。

可一旦站定或是落座,即便陳平安再喜歡復盤一事,三十餘年的歲月光陰,走過山河再多,經歷事情再多,見過故事再多,又哪裡經得起幾十遍的反覆推敲細節,不斷琢磨脈絡?那些被陳平安刻在竹簡上的文字,更是被陳平安反覆背誦。陳平安曾經試圖取出咫尺物,從裡邊拿出些物件來解悶,比如數數神仙錢什麼的,但是差點被龍君一劍斬碎咫尺物。

除了修行,還是只能修行。

不然就這麼待下去,在城頭不過一年,對於陳平安來說,卻好似度過了太過悠悠晃晃慢慢騰騰的甲子光陰。一年尚且如此,若是五年十年、百年千年呢?

會得失心瘋的。

陳平安只能是凝神靜心,專註於修行事,破境極快,可結丹之後,對於那個看似並不遙遠的元嬰境,那個距離劍仙只差一步的元嬰境,陳平安卻很難安心。

書簡湖劉老成的遭遇,霜降的誕生,更遠處那些化外天魔,都讓陳平安憂心忡忡,歸根結底,陳平安是真心不怕吃什麼苦,唯獨最怕自己。

於是陳平安開始涉險行事,好不容易修成個我輩金丹客,就開始碎金丹!

畢竟一個人總不能把自己嚇死、憋死、悶死,自碎過一顆金色文膽,再碎一顆金丹又算什麼?

金丹一碎,念頭不念頭的,根本無所謂,武夫體魄被迫遭殃,自行淬鍊起來,如大道運轉不由人。

但是每次自己炸碎金丹的那份煎熬,就好像早年在落魄山竹樓挨上崔前輩狠狠的一拳,而且死活都暈不過去,只能一點一點熬着,比平常更加度日如年。

先前連碎十二次,陳平安便咬牙吃疼了好像足足十多年。不過等到成功躋身山巔境之後,再碎金丹三次,就都要好受多了。

一想到那種持續極久的金丹稀碎、形銷骨立之痛,這會兒陳平安自言自語道:“當下真是享福了。”

陳平安突然罵了一句娘。原來是那龍君出劍攪爛了半座劍氣長城上空的天地氣象,這場雪,是註定不會來了。

陳平安開始坐下,攤開手掌,高高舉起,施展五雷法印,一次一次砸向城外。然後站起身,開始六步走樁,反正註定快不起來,那慢就慢吧,我倒要看看,到底能慢到什麼極致,就當是跟自己較勁了。

陳平安沒來由想起當年張山峰傳授的那套拳法,便開始依葫蘆畫瓢,管他有無形似神似,反正是消磨光陰的小法子,一邊溫養金丹,一邊練拳,再練他個一百萬拳。

不但如此,陳平安直接從城頭一端,打算就這麼慢慢走到那處崖畔。

當陳平安終於來到崖畔,收起拳樁,望向那輕輕飄蕩的一襲灰色長袍,問道:“雨龍宗如何了?”

龍君沙啞開口道:“這麼好的腦子,何必明知故問,很無聊?”

陳平安笑道:“反正你我都無事可做,聊點無傷大雅的老皇曆?”

龍君不再言語。

離真突然悠悠然御劍來到崖畔,飄然落地,相較於以往大大方方隨便站立崖頭,這次選擇站在龍君身側幾分,滿臉笑意。

陳平安雙手籠袖,笑道:“你屬狗的啊,鼻子這麼靈,可惜我腳底板沒踩到屎,你去龍君前輩那件袍子底下找找看,說不定能飽餐一頓。”

離真擺擺手,嬉皮笑臉道:“隱官大人不要逞口舌之快了,只是嘴上落了下乘,我又不在意的。我今天來是要告訴隱官大人三個好消息的:流白獲得了周澄一脈的一份劍意,雨四則獲得了吳承霈的一份劍意,我也有點小收穫。唉,發死人財,說句實話,良心還是有些難受。”

對於這些機緣,陳平安其實沒什麼心境漣漪。劍修就是劍修,天地間道心最純粹的遠遊客。

離真問道:“隱官大人,猜我得到了哪位戰死劍仙的劍意?猜猜看,死了沒幾年,還是位大劍仙。”

離真祭出飛劍,心意微動,城頭之外隨之聚攏出一座雲海。

陳平安臉色陰沉,攥緊手中狹刀,然後忍了又忍,最終破口大罵,卻又突然變了臉色,懶洋洋笑道:“滿意了?開心嗎?”

離真問道:“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姚沖道的本命飛劍神通能夠連雲起海,當然是離真請城頭劍仙幫忙,故意來噁心陳平安的。

托月山百劍仙的名次,不以境界高低來排名,既有洞府境的少年劍修,又有綬臣這種成名已久的大劍仙。

陳平安扯了扯嘴角,道:“老子用膝蓋想事情,都比你用腦子想事情管用。你離真除了肚子里有半桶壞水晃蕩,還能有什麼本事?來我這邊耍耍,我可以不出劍,不僅不以玉璞境欺負人,還要壓境在遠遊境,如何?你要是沒把握,沒關係,我讓你加上個流白,反正她躋身上五境的大道瓶頸肯定在我了,剛好藉此機會斬卻心魔,按照那本山水遊記所寫,我對待女子最是憐香惜玉。上次不小心擰斷她的脖子,是我不對。”

流白只是靜坐養劍,看似置若罔聞。

劍氣長城兩邊,幾乎是兩個天地,所以陳平安未必能夠洞悉流白心湖,離真卻知道流白當下並不像表面那麼鎮定。

離真問道:“在浩然天下那邊,有沒有誰告訴你,你一定會成為另外一個極端的陳平安?如果有的話,我一定要跟他成為朋友,因為他幫我說出了心裡話。”

陳平安笑道:“有的,清風城苻南華。”

還真有,不過當然不是什麼清風城什麼苻南華,而是李寶箴。

離真嗤笑道:“清風城姓許,老龍城倒是有符這個大姓。”

陳平安點頭道:“你用屁股想事情比用腦子更好,以後換一換,還有記得吃飯也換個傢伙什。”

逗一逗這個離真,算是難得舒心的一件小事了。至於離真介意不介意,陳平安又不真是他離真的祖宗,才不管。

離真不願在這種事情上跟陳平安瞎扯,微笑道:“就算僥倖被你逃回了浩然天下,哪怕運氣再好些,在那之前,劍氣長城歷史上最後一任隱官的作為已經廣為人知了,可山上修士心中對你陳平安的真正印象會是什麼?任你百年千年做再多的好事,當再久的好人,陳好人始終是個出自文聖一脈的偽君子。”

陳平安忍住笑。

離真皺眉不已:“可笑嗎?”

陳平安望向龍君,道:“勞煩龍君前輩,與這小傻子解釋一下。”

龍君笑道:“陳平安本來就是個被人罵大的泥瓶巷賤種,在乎這些做什麼。文聖一脈就那麼點香火,那麼幾個人,又有誰在意?崔瀺?左右?”

陳平安對那離真微笑道:“最後教你一個道理,偽君子做的好事,終究還是好事。真小人做再多自己問心無愧的勾當,還是個小人。你呢,偽君子當不好,真小人沒本事,也有臉與我問心?你配嗎?”

陳平安朝離真伸出手,又輕輕握拳,道:“不是親爺孫,更要明算賬。教你道理,以後記得拿命來還。”

如果不是有那龍君坐鎮對面城頭,只有那些托月山狗屁百劍仙在那邊修行,陳平安早就殺過去了。

離真歪過腦袋,伸長脖子,伸手指了指,笑道:“朝這邊砍?”

陳平安伸手一抓,將極遠處擱放在城頭上的那把斬勘駕馭在手,刀鞘留在原地,出鞘狹刀如同一道長虹飛掠而至。

陳平安一刀斬去,離真誤以為龍君會幫忙擋住,所以不躲不閃,結果當場失去了一件護身重寶,重重摔在十數丈外,渾身浴血坐在地上,喊道:“龍君!”

龍君一劍將那陳平安“斬殺”,陳平安身形顯化在原地。

龍君每次出劍實在太過精準,對於陳平安的體魄毫無裨益。

離真站起身,震散法袍血跡,臉色慘白,眼神陰森,笑道:“陳平安,落魄山是吧?等我破境,就去寶瓶洲,只要是與你相熟的人,仇人我幫你殺,親近之人,我更要幫你親近親近。”

陳平安身後驀然出現一尊元嬰法相,道:“破境需要等嗎?”

離真急急倒掠撤退,宛如一頭驚弓之鳥。

龍君無奈道:“假的。人家現在是玉璞境,弄出個法相很難嗎?”

其實離真還好,至多虛驚一場,但是那個流白竟然開始微微顫抖起來,好像預先瞧見了自己的心魔。

陳平安轉身大笑離去。

邵元王朝,國師府。

白衣少年林君璧脫了靴子,正坐在廊道獨自打譜,返回家鄉之後,林君璧就開始以閉關的名義,深居簡出,自己先生更是幫着他閉門謝客。

林君璧回鄉之後的一切,事事都如崔先生和年輕隱官的預料那般。

他不再只是邵元王朝國師一人的文脈子弟,不再只是邵元王朝的年輕天才第一人,而是被整個中土神洲的學宮書院視為當之無愧的讀書種子。

同行劍修當中的蔣觀澄,原本想要在京城為林君璧大肆渲染在劍氣長城的豐功偉績,不承想剛有個苗頭,當晚就被臉色鐵青的父親喊到書房,劈頭蓋臉一頓呵斥,問他是不是想要被祠堂家譜除名,再被逐出師門祖師堂。父親沒有細說緣由,蔣觀澄到最後也沒搞明白自己錯在哪裡,明明是好心辦好事,怎麼就跟犯了死罪差不多?父親只說了一句話,那嚴律在林君璧那邊比你更狗腿,你看他有多嘴半句嗎?

今天有客來訪,是金真夢和朱枚。

朱枚在他鄉那處戰場上被金真夢救過,被林君璧救過。

這就已經不是什麼患難與共了,而是真正生死換命一般的香火情。

那趟遊歷,朱枚對林君璧印象從好變成了極好。

當然沒有什麼男女之情就是了。但越是如此,有朱枚對林君璧發自肺腑的欣賞,在某些大人物眼中,林君璧的某些傳聞就越是可信。

林君璧得知消息后,瞥了眼靴子,卻沒有穿上,就要光腳走向台階去往小院門口,但是最後猶豫了一下,還是穿好了靴子,卻只是站在台階下,等到兩人在門口露面,這才笑容燦爛道:“稀客稀客。”

林君璧伸出手去,朝金夢真說道:“按照約定,好酒拿來。”

平日里不苟言笑的金夢真竟是打趣道:“堂堂金丹瓶頸劍修,你的地仙前輩,來看你是給你面子,該你拿出好酒待客才是。”

林君璧點頭道:“有酒有酒,童叟無欺的啞巴湖酒,獨此一家,別無分號!”

朱枚很開心,大家都是邵元王朝同鄉人,但是比起去往劍氣長城的遊歷途中,他們之間的關係已是天壤之別,太不一樣了。

所以朱枚也開玩笑道:“君璧,郁姐姐幫你介紹的那個姑娘,棋術到底如何啊?好不好看啊?是想着贏棋忘了看她模樣,還是光看姑娘模樣下棋輸了?”

林君璧微笑道:“棋術不錯,比你好看。”

朱枚豎起大拇指:“君璧兄,實誠人!”

朱枚與林君璧、金真夢一起在廊道落座,環顧四周,道:“此處風景真是不錯,適合修身養性。”

林君璧指了指一處煙霞繚繞的等人高風水石,說道:“這塊從蜃湖底撈起的石頭,直接讓我家先生腰包癟了。”

林君璧的這位先生,是浩然天下第六大王朝的國師,曾經與文聖一脈恩怨不小。

而邵元王朝的幾位讀書人,曾經千里迢迢趕去文廟所在的地方,親手打砸了那座已經被搬出文廟的文聖神像,回鄉之後,仕途順遂,平步青雲。只是幾次投帖國師府,都未能被國師接見,倒是被那位寫出《快哉亭棋譜》的弈林國手溪廬先生,親自指點了棋術。

金真夢接過了林君璧從劍氣長城帶回的那壺酒,喝了一口之後,輕聲道:“哪怕返鄉這麼久了,依舊經常有恍若隔世之感。每次驚醒過來,飛劍已經祭出在身側。以至於練劍進展極其緩慢,瓶頸難破,辜負了那縷得自城頭的古老劍意。”

邵元王朝這撥天才劍修,在劍氣長城那邊得到劍意之人其實不多,金真夢得到了一縷,嚴律也得到一縷,朱枚就沒有這份機緣,但是林君璧一人就先後得到三縷,這還是林君璧後來以隱官一脈劍修的身份進入避暑行宮,出城廝殺機會不多,不然說不定還能再得到一縷純粹劍意。

朱枚有些羞赧:“我還好,就是偶爾做噩夢給嚇醒,後來家裡幫我購置了些清心凝神的山水香,就很少做噩夢了。”

林君璧抿了一口酒,說道:“我之所以在此假託閉關,無非是一種坐收名望的手段,比較無趣。不過要我再去劍氣長城廝殺,也真是不太敢了。”

金真夢鬆了口氣,今天沒白來,林君璧還是心中那個林君璧,這酒喝得就舒心了。金真夢仰頭灌酒一大通,抹了嘴,大笑道:“可惜郁狷夫去了扶搖洲,不然約好了要一起來看你的。”

朱枚小聲道:“那個整天笑眯眯樂呵呵的懷潛,好像也跟着我家的在溪,去了扶搖洲一個叫山水窟的地方。”

林君璧是最早離開避暑行宮的一個外鄉劍修,鄧涼、曹袞、玄參都要比他更晚離開劍氣長城。

只是不知道他們返鄉之時,是不是跟隨同鄉劍仙前輩一起離開的倒懸山,身邊有無帶着一兩位劍氣長城的劍仙坯子。

可惜每一位外鄉劍仙,在返回浩然天下之後,都沒有任何動靜和言語,與他林君璧差不多,對於劍氣長城那邊的戰事,選擇隻字不提。

林君璧打散心中思緒,也故意學朱枚壓低嗓音道:“那個大名鼎鼎的懷潛,模樣到底如何,動不動心?”

朱枚晃了晃酒壺,嬉笑道:“見多了林君璧,再看其他男子,相貌都一般般嘍。”

林君璧笑道:“等你見過了曹慈再說這話。”

朱枚果然不含糊,大為遺憾,惋惜道:“可惜沒見着,以後我非要拉着在溪一起去趟大端王朝,先見見那位白衣曹慈,再見裴武神!”

金真夢突然有些難為情,猶豫了半天,還是忍不住以心聲問道:“君璧,你知不知道司徒蔚然去往何處了?是第五座天下嗎?若是可以說,你就說,可如果涉及避暑行宮隱秘,你就當我沒問。”

林君璧搖頭道:“關於司徒蔚然的去向,我還真不太清楚,但是我可以幫你試着問問看。前不久先生提及過一事,陳三秋和迭嶂如今就身在中土神洲,剛剛拜訪過禮記學宮。”

金真夢舉起酒壺,與林君璧道謝。

朱枚說道:“君璧,你們那個隱官大人呢?先前武運異象,動靜太大,都說是奔着倒懸山舊址那邊去的,所以現在有很多的傳聞,有說是如今兩座天下相互牽連,武夫想要以最強破境就越發困難了。那陳平安不是一位純粹武夫嗎?該不會是他吧?可這說不通啊,劍氣長城都被攻破了。”

林君璧沉默許久,搖頭道:“不知道啊。”

桐葉洲中部上空,一艘價值連城的流霞寶舟上,坐着一位任勞任怨的元嬰境姜氏供奉,和兩位姿容皆美極的女子。

此外寶舟另外一頭,還躺着個年輕面容的黑衣男子,名叫曹峻,據說做了很多年的大驪隨軍修士。

兩位女子,是從書簡湖真境宗趕來桐葉洲的隋右邊,以及擔任姜尚真侍女多年的鴉兒。

隋右邊當下手持一把梧桐柄的油紙小傘,傘是崔東山親手交給她的,還有一封密信,讓她一起捎給姜尚真。

隋右邊身邊的鴉兒,是昔年藕花福地魔頭丁嬰身邊的女子,她跟隨周肥一起飛升離開福地。

這是一座蓮藕福地的入口。

當年春潮宮簪花郎周仕和鳥瞰峰劍仙陸舫,等敲天鼓一響,就一起匆忙離開了南苑國京城,為的就是防止被那個謫仙人身份的陳平安記仇追殺。只是不知為何,春潮宮與鳥瞰峰猶在,如今周仕和陸舫卻都不在福地當中了。

鴉兒先前已經重返故地數次,只是職責所在,她還需要時常離開,跟隨姜氏供奉和隋右邊一起打開福地禁制,收納難民。

與她一起返回昔年藕花福地的同鄉人,其實還有南苑國開國皇帝魏羨,如今就在京城,一直沒有離開。

另外還有兩個來自桐葉洲大泉王朝的江湖中人,一個很會察言觀色的年輕瘸子,一個榆木疙瘩的老駝背,綽號三爺。

以及那個弔兒郎當的劍修,腰間懸佩長短兩劍,長了一雙很女相的桃花眸子,在鴉兒看來,這個叫曹峻的傢伙,皮囊是不錯,就是嘴賤了些。雖來自南婆娑洲,但追本溯源家鄉卻是東寶瓶洲的驪珠洞天,一口一個我家祖宅在那泥瓶巷,鴉兒都不明白出身泥瓶巷有什麼值得說道的,她只聽說真武山馬苦玄是來自驪珠洞天杏花巷。

她私底下壯起膽子詢問過魏羨,卻無果。

對於鴉兒來說,魏羨、隋右邊都是千真萬確的“古人”,更是歷史上藕花福地的天下第一人,所以哪怕跟在姜尚真身邊多年,依舊對兩人難免心存敬畏。

他們一行人第一次到了蓮藕福地后,跟隨魏羨去了趟南苑國京城。

當時場面氣氛之詭譎,可想而知。一個死了不知道多少年的開國皇帝,直接去了大殿,蹲在龍椅旁邊敲敲打打,背對着隔了很多代的兩位子孫。

魏羨、隋右邊、鴉兒、曹峻,以及暗中為曹峻護道的一隻古怪陰靈,加上那兩個可以忽略不計的大泉人氏。此外,還有一批姜氏子弟,一起幫忙盯着浩浩蕩蕩擁入蓮藕福地的兩大撥難民。

逃難之人,先前被姜尚真分成了兩撥,安置在蓮藕福地當中。

一撥是只顧着瘋狂往北遷徙的山下百姓,一撥是山上修士和他們的弟子、家眷。

前者進入福地避難,無需花一枚銅錢。後者就慘了,想要不用趕路,跨洲渡海去往東寶瓶洲,好說,給錢便是。一大筆神仙錢,先按照人頭算,再按照境界算。下五境修士,一律一枚小暑錢,中五境神仙,人人上繳一枚穀雨錢,沒錢就與人借,若敢硬闖福地,則先被玉圭宗和姜氏供奉打個半死再丟遠。按照姜尚真的授意,這筆過路錢可是貨真價實的買命錢,一位山上的修道神仙,還不值個小暑錢、穀雨錢?

但要是元嬰修士,給再多錢,福地也不收納。

此外,世俗王朝的封疆大吏、將相公卿,想要進入福地避難,也必須給錢,價格按照官場品秩計算。沒有神仙錢?與山上神仙朋友借去。借不來,那就拿那些身外物去折算,姜氏子弟裡邊有那掌眼之人,古董珍玩、祖傳字畫、皇宮秘藏一樣是錢。若是身份隱藏得太過分了,比如明明是那龍子龍孫、天潢貴胄,偏說自己是市井坊間的殷實門戶,那麼一旦被揪出,便直接丟出福地。當然,家當得留下一半,都讓你遊歷福地一趟,飽覽了大好河山,不用給錢的嗎?

也有練氣士,在得知那些山下螻蟻進入福地竟然根本不用花錢后,便開始鬧事。

但姜尚真最讓人心寒的地方,在於得了錢卻事先不說規矩,兩位元嬰供奉以及一批姜氏子弟是在斬殺了一大撥修道之人後,才開始宣布兩條美其名曰入鄉隨俗的規矩。

第一條是任何練氣士進入福地,活命之後就要惜命,別亂逛,誰敢越境離開,或擅自與福地當地人氏起衝突,不問緣由,全部就地處死。

第二條規矩則是,罵我姜尚真這個救命恩人的所有神仙老爺,那就是以怨報德了,如此不知好歹的,也要死。

還有一條不算規矩的規矩,要尋仇,來玉圭宗找我姜尚真,求你們來。

在那座蓮藕福地荒郊野嶺的兩處僻靜地帶,姜尚真早早圈畫出了兩大塊地盤,彼此距離遙遠,並且讓玉圭宗和姜氏兩位供奉分別圈畫山河,設立禁制,盡量隔絕天地,防止福地間的天地靈氣被那些外鄉練氣士汲取,也盡量讓進入其中的市井俗子少沾染些福地氣數。雖說無法完全阻攔氣運、靈氣的流轉,但是有了山水禁制之後,最少要比魏檗、米裕擔心的那個最壞結果,要好太多。

其中南苑國秘密調動了一支萬餘人的精騎,負責巡遊邊境。魏羨親自領軍,不過對外的身份只是一位新任武將。

如今小小梧桐傘內,竟然容納了百餘萬背井離鄉的難民。

修道之人終究相對少數,加上跟隨練氣士的閑雜人等,總計不過六千餘人。

在這個過程當中,如何在人命和神仙錢之間取捨,如何親疏有別,種種人心之陰私,一覽無餘。

無論如何,姜尚真此舉救了人,比崔東山在密信上的預期人數,還要多出三十萬。不僅如此,姜尚真還憑藉著殺富濟貧的買路錢一項,使得位居中等福地的蓮藕福地,非但沒有跌為下等福地,等到將那批神仙錢煉化,哪怕在商言商,除去姜氏打造山水禁制的開銷,福地靈氣依舊可以增加一成。

不過姜尚真也沒想着在商言商,錢太多也很煩惱,他的樂趣只在掙錢上。

至於那些藏頭藏尾、隱匿於山上修士身側的世俗貴人,搬家之後那是真有錢,許多個山下豪閥高門,不比某位金丹地仙的錢袋子遜色。再加上姜尚真的生財有道,路數五花八門:在蓮藕福地落腳之後,想不想繼續錦衣玉食?要不要下榻於神仙府邸?每天不來些山珍海味,對得起你們世代簪纓的顯貴身份嗎?再來幾位能歌善舞的符紙美人解解悶?

所以這才是蓮藕福地的收入大頭,而且這撥人給錢還很爽快。

流霞寶舟上,鴉兒說道:“隋姐姐,咱們只要再去北邊渡口轉一圈,你就可以帶着梧桐傘返回東寶瓶洲了。”

隋右邊點點頭。

船尾那個曹峻過來說道:“反正事情辦得差不多了,我不去渡口,你們不用管我。”

隋右邊說道:“隨意。”

曹峻一步跨出流霞舟,御風遠遊,看大致方向,好像是去桐葉宗。

他之所以沒有直接返回東寶瓶洲,反而選擇與魏羨、隋右邊他們分道揚鑣,獨自去往桐葉宗,是要去找那個讓他劍心崩碎的罪魁禍首。

如果不是那個左右,曹峻作為南婆娑洲首屈一指的劍仙坯子,豈會一直停滯在金丹瓶頸?

曹峻的心湖,本有一番大千氣象。劍心毀壞之後,曹峻很快淪為一洲笑柄,曹峻也就此消沉,萬事不上心,隱姓埋名浪蕩江湖,曾有後來居上的一位同齡劍修笑言一句,那左右不愧是讀書人,還知道留得枯荷聽雨聲。

這種話,是當面對曹峻說的。當年曹峻聽過之後,笑眯眯點頭稱是。

在那桐葉宗河畔茅屋旁,曹峻見到了那個據說剛剛從海上收劍返回的男子。

傳聞整個西北部海岸線,被左右和一個不知身份的小姑娘打了個稀爛。好在除非桐葉洲一洲大地半數皆陸沉於海,否則那座三垣四象大陣就依舊存在。

曹峻看着那個男人,笑眯眯道:“左大劍仙,幸會幸會。”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