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知青院的一切財產都是集體的,她們不能隨便撬門,只能咬牙忍下這口氣。
“等下工了咱們找貴山大叔來評理,看她們還能躲到哪去!”
商定完,兩人這才氣呼呼地捧着碗吃飯。
溫寧領着小逸洗漱好回來,沈棠已經在廚房忙活開了。
早餐是用昨晚剩下的排骨湯煮的面葉,還特意加了一把冬梅嬸子送來的野菜。
熱騰騰的湯麵里,菜葉翠綠,排骨鮮香,看着就讓人胃口大開。
小逸捧着碗,大口大口吃着。
溫寧和沈棠被林曉霞和陳玉梅熏得沒胃口,再加上半夜吃了宵夜,實在不餓,便坐在一旁看着小逸吃。
吃到一半,小逸忽然抬起頭,像是想起了什麼,問:“姐,你們昨晚上睡覺的時候,有沒有聽到奇怪的聲音?”
溫寧和沈棠對視了一眼,心裡都有些疑惑。
昨晚她們大半時間都在空間里,外面的事情並不清楚。
她們搖搖頭問:“什麼聲音?”
小逸皺着眉頭,壓低了聲音:“我半夜好像聽到一個女人尖叫了一聲,聽起來像是周明珠的聲音。”
沈棠思索了一下,“如果村長家真的出了什麼事兒,等會上工大家肯定都會知道的。”
小逸點點頭,咽下最後一口麵湯,“行,我等下問問鐵蛋!”
正聊着,廣播里響起了上工的鈴聲,知青們陸續拿着工具出門。
李春蘭和趙慧敏臉色不太好,紅着眼睛跟在人群後面,顯然還在生氣。
小逸背起背簍,跟着沈棠準備出門。
臨走前,溫寧叫住沈棠,低聲說:“這是我昨晚用空間的手套改的手套,你昨天摘玉米須不是勒的手疼嗎?戴上這個能好點。”
沈棠接過手套,笑了笑。
兩人離開后,溫寧轉身回去收拾廚房。
她今天不下地了,留在家裡,專心盯着蓋房子。
沒過多久,院外傳來一陣腳步聲。
溫寧走出來,發現是陳大牛和李石頭帶着村裡的工人們來了。
足足七個壯實的漢子,個個身材結實,面孔樸實,看着就讓人覺得踏實。
陳大牛給大家介紹:“這位就是溫知青,大家都配合點,爭取早點把溫知青的房子完工。”
皮膚黝黑的老陳頭走上前,臉上帶着憨厚的笑容:“溫知青,你就放心吧,村裡一半的房子都是我們蓋的。這些房子住了幾十年,都結實得很!”
“就是!我們幹了幾十年了,手藝絕對不差!”旁邊的兩個村民大叔也附和着。
溫寧忙笑着道謝:“那就麻煩大家了”
隨後,溫寧帶着村民們來到蓋房的地方。
陳大牛和李石頭站在空地中央,與其他工人圍成一圈,指指點點地商量規劃。
很快,第一步的工作確定下來,村民們紛紛揮起工具,動作麻利,幹勁十足。
每個人都認認真真地忙活着,沒有一絲偷懶。
溫寧站在一旁看着,心裡非常滿意。
她想着工人們一會兒肯定會累會渴,便趕忙回知青院的廚房燒水。
坐在灶台前,正往灶膛里添柴時,院子里傳來巧雲嬸子的聲音。
“溫知青,林知青和陳知青在嗎?”巧雲嬸子的語氣透着幾分怒氣。
溫寧放下柴火,走出去迎了上前:“嬸子,她們應該在吧,我沒看到她們出去。”
巧雲嬸子嘆了口氣,皺眉怒罵起來:“上工的鈴聲都響了,這兩人還沒影兒!
我聽趙知青和李知青說,昨天她們下工回來也不洗漱,直接帶着一身豬屎味上炕睡覺,把人家的床單都熏髒了。”
溫寧點點頭,指了指院子里晾着的兩條皺巴巴的床單。
“是的,那就是她們給趙知青李知青洗的床單。把趙知青和李知青氣壞了,聽說要找貴山大叔評理呢。”
巧雲嬸子聞言,走近看了看床單。
只一眼,她臉色瞬間大變,嫌棄地捂住鼻子,後退一步。
“我的天!這跟剛從牛肚子里拽出來的一樣!皺成這樣,還一股豬屎味。這倆娘們真夠窩囊的!”
罵完,她掐着腰,大步走到女知青的房門前,毫不客氣地拍門。
“林曉霞!陳玉梅!開門!”
巧雲嬸子畢竟是知青點點長的媳婦,林曉霞和陳玉梅哪敢耍賴,猶猶豫豫地開了門。
門一開,一股濃烈的豬屎味瞬間撲面而來,熏得巧雲嬸子一個趔趄,扶着門框乾嘔起來。
“我的老天爺!”
她指着屋裡,掐着腰罵道,“這還是人住的地方嗎?你們倆是把自己當豬了吧?這麼邋遢!見過懶的,沒見過懶成這樣的!”
林曉霞和陳玉梅低着頭不敢回嘴,看到溫寧站在旁邊,臉上有些掛不住。
巧雲嬸子緩了好一會兒,才開口說,“你們現在立刻把房間清理乾淨!不然,今晚開始你們就住豬圈,別跟人住一起了!”
兩人聞言,臉色猛地一變。
她們好歹是城裡的知青,真被趕到豬圈裡住,不得被人笑話死?!
兩人只能不情不願地,把自己睡過的床鋪拉到院子里清洗。
巧雲嬸子把房間窗戶打開通了通風,等了一會兒,屋裡的臭味終於散得差不多了。
這時,溫寧的水也燒開了。
她從柜子里拿出一個碗,抓了一把紅糖,沖了碗紅糖水端到巧雲嬸子面前。
“嬸子,您喝點水歇歇吧。”
巧雲嬸子看着碗里的紅糖水,心裡一暖。
這個年代,紅糖算是稀罕物了,只有家裡來客人才會用紅糖水招待。
她確實口渴,再加上和溫寧已經熟絡,便也不客氣,接過碗喝了幾口。
“這水甜得很,謝謝溫知青了。”
喝完紅糖水,林曉霞和陳玉梅已經把床單洗好晾好。
巧雲嬸子冷着臉對兩人說:“跟我走!大隊長已經給你們安排好今天的活兒了,上午摘蘋果,下午清理牛棚。
下午的工分依然要算到溫知青頭上,六個工分,少一個都不行!”
林曉霞和陳玉梅一臉不情願,但也不敢再多嘴,摔摔打打地跟在她後面。
目送她們走遠,溫寧回到院子,忙把灶台上大鐵鍋里的熱水盛進水壺裡。
這水壺容量估摸有一千毫升,她加了三兩紅糖,讓水喝起來更有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