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到知青院了(2 / 2)

李貴山之所以這麼問,是因為從他拿到的資料里,京市的溫知青會帶着弟弟一起下鄉。

“對,貴山大叔,這是我弟弟小逸。”

“哎呦,這麼小的娃娃就跟着一塊來,夠有魄力,是個小男子漢呢!”李貴山聽了,臉上露出一絲心疼。

確認了身份后,李貴山和張老根手腳麻利地幫她們把行李放到了牛車上。

“今天應該有六個知青過來,現在就接到你們三個,剩下的三個,火車大概兩個小時後到站。”李貴山邊整理着包袱,邊說道。

聽到還有人沒到,溫寧上前一步,笑着問:“貴山大叔,我們三人坐了兩天的火車,渾身都快散架了,能不能趁着這兩個小時,到附近走走?”

“想去轉轉啊?”

李貴山瞥了她們一眼,隨即擺了擺手,“行,你們就在附近逛逛,小心點。”

道了謝后,三人走出車站,看着過往行人個個都頂着烏黑茂密像棉花團似得的頭髮,沈棠忍不住感嘆,“這發量放21世紀,多少人得羨慕哭啊。”

溫寧忍不住笑出聲,“沒有食品添加劑和亂七八糟的生活節奏,這身體底子就是好。”

小逸仰着小臉,聽着兩個姐姐的對話,似懂非懂地眨了眨眼。

逛了會兒,看到一家國營飯店。

自打穿到這裡,她們都沒好好吃過一頓正經飯,這下可逮住機會了。

兩人拉着小逸走了進去。

飯店布置很簡單,桌椅老舊規整,空氣里飄着菜香。

溫寧看着窗口上手寫的菜單,“來個青椒雞蛋,再來個辣炒雞丁和糖醋肉吧。”

三個菜,對於這個年代來說,已經是很豐盛的一餐了。

國營飯店的大師傅手藝果然不一般,青椒雞蛋軟嫩噴香,辣炒雞丁麻辣開胃,糖醋肉外酥里嫩、酸甜適口。三人吃得心滿意足。

吃過飯,他們回到牛車停放的地方。

遠遠地就看到張老根坐在牛車旁啃一個粗面饃,而李貴山也吃着自帶的乾糧。

那乾巴巴的餅子,看着就硌嗓子。

她們肚子里吃得暖暖的,再看兩位接站的大叔大爺只能吃這種乾癟癟的東西,溫寧和沈棠心裡有些過意不去。

“貴山大叔,張爺爺,剛才我們吃飯時多買了點,分給你們嘗嘗。”沈棠掏出四個雞蛋糕和兩個麻油菜包,遞了過去。

李貴山和張老根都愣住了,連連擺手:“哎喲,不用不用,這東西多金貴啊,給你們留着吃!”

“拿着吧。”沈棠笑着硬塞了過去,“吃點熱乎的墊墊肚子。”

推辭不過,兩人靦腆地收下了,臉上露出感動的笑意。

李貴山掰了一半雞蛋糕,小口小口地吃着,剩下的小心翼翼地裝進了自己的布袋裡。

張老根則是把東西都包好塞進上衣口袋裡,嘴裡念叨着:“帶回去給家裡的小孫子嘗嘗,這香啊!”

溫寧和沈棠見狀,也沒多說什麼,只微微一笑,覺得這兩位是老實人值得結交。

瞅着沈棠從包袱里掏出東西,小逸嘴角不自覺地彎起了一點弧度。

他早就發現了,姐姐們的包袱什麼都有!掏了這麼多出來,卻一點也沒癟下去。

不多時,剩下的三個新知青也陸續趕到了。

來自貴省的女知青趙慧敏率先走來,一頭清爽的短髮,五官端正,穿着洗得發白的藍布衣,袖口捲起,利落得很。

緊隨其後的是來自川省的兩個男知青,郭明輝和孫志遠。兩人都是寸頭,濃眉大眼,白襯衣外套着灰色中山裝,衣着講究,走起路來帶着一股自信勁兒,顯得格外精神。

溫寧腦海里浮現起原書劇情,這個趙慧敏在恢復高考後,一舉拿下貴省狀元,後來成為醫學院教授,教出了無數優秀學生。

點長李貴山仔細核對了三人的信息后,笑呵呵地揮了揮手:“行了,行李放到牛車上吧,咱們這就回村。”

從車站到大梨樹村,需要坐三個小時的牛車。

沈棠、溫寧和小逸坐在一輛牛車上,趙慧敏、郭明輝、孫志遠坐在另一輛。

沙塵飛揚,車輪碾過的聲音嘎吱嘎吱作響。

沈棠緊緊抱着包袱,一邊揉着酸疼的腰,“這比坐火車還難受,骨頭都快散架了。”

溫寧靠着牛車沿,也有些吃不消,“忍忍吧,馬上就到村裡了。”

小逸乖乖地坐在姐姐們中間,沒說話,但小手緊緊抓着車板,軟乎乎的臉蛋皺成了包子。

三個小時后,牛車終於緩緩駛進了大梨樹村。

進入村子的那一刻,視野豁然開朗。

秋收在即,大片的金黃稻穗在風中搖曳,像金色的波浪一樣鋪滿了大地。

田地里,有戴着草帽的農人彎腰勞作,有穿着舊衣服的孩子們光着腳在田埂上奔跑……靠近村子的地方,幾個和善的嬸子奶奶圍坐在一起納鞋底,偶爾抬頭看看過路的人,笑容溫暖而純樸。

這幅畫面,與院長媽媽曾經形容的鄉下生活一模一樣。溫寧嘴角微微上揚。

牛車搖搖晃晃地穿過田間地頭,拐了一個彎,又走了十來分鐘,終於到知青院了!

李貴山拽拽繩子,牛車嘎吱一聲停住。

“可算到了!”溫寧、沈棠和小逸一齊從牛車上跳下來,三人出奇一致地伸了個懶腰,舒展着酸痛的身體。

溫寧目光四處打量了一番。知青點遠離村民的房子,被連綿的大山包圍,簡陋,但看起來十分清凈。

趙慧敏、郭明輝和孫志遠也各自拿起行李下車。幾人一邊活動身體,一邊好奇地環視着四周。

“走吧,先把你們安頓好。”

李貴山揮了揮手,領着六人朝着知青院走去,邊笑呵呵地說:

“咱們這個知青院,一共三間房,男女各一間,還有一個廚房。現在這裡住着五個老知青,他們是兩年前來的。”

“兩個男知青,瓊省的江旭東,蘇省的王海峰;三個女知青,瓊省的李春蘭,贛省的林曉霞和陳玉梅。去年呢,也來了三個新知青。不過……”

李貴山搖搖頭,嘆了口氣,“一個男的犯了錯誤,亂搞男女關係,被送去蒙省農場改造了。另外兩個女知青,一個嫁給了本村村長家的兒子,一個嫁去了隔壁村。”

他說到這兒,目光特意掃過了溫寧、沈棠,還有趙慧敏,臉色嚴肅地叮囑道:“姑娘們,我可得多說一句,男女相處要合理,千萬別讓有心人給算計了清白。

要知道,一旦出事,不是被拉去改造,就是只能嫁進村子里了。這可是要影響一輩子的事兒啊!”

這話一出,氣氛頓時有些凝滯。

溫寧和沈棠臉色微微一白,心裡不由得沉了一下。

這個年代,村裡有些娶不到媳婦的混混,確實會把心思動到知青身上,尤其是像她們這樣有文化、家境相對不錯的知青。如果稍有不慎,被算計了去,那後果不堪設想。

沈棠偷偷看了溫寧一眼,心裡已經打定主意,以後低調做人,謹慎使用空間里的物資和錢票,免得被人盯上了。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