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選人(1 / 2)

臻璇 玖拾陸 3513 字 7天前

李老太太點點頭,看了一眼站在邊上伺候的挽琴。

昨日臻璇走了之後,挽琴又進來伺候,面上平靜,就像沒有發生過之前的對話一樣,進退有度,沒有替自己再多說幾句,也沒有問她的決定。

這個丫鬟,臻璇當年真是選對了。

李老太太不再看挽琴,與周氏道:“璇兒屋裡原來就有三個一等,只是我一直佔了一個。這回再添她一個一等,四個二等,二個婆子,剩下的你看着來,不用很多,一時也調教不過來。”

挽琴聽了這話,眼裡驚訝一閃而過,很快又平靜地垂下了頭。

只添了一個一等,那就是讓她去臻璇身邊服侍了。

挽琴心裡明白,臉上不露,垂手站着。

周氏記下了,看了挽琴一眼,想着她若是調去了臻璇屋裡,李老太太身邊的人就越發少了,便提了一提:“我想着要不要叔母屋裡也再添幾個?能補了挽琴的缺。您身邊總要有人伺候才行,不然七丫頭去了京城心裡都不踏實。還有臻衡屋子裡的,就靠盧媽媽和一個小丫鬟,哪裡夠使喚。這回既然要添,就一次都添上了吧。”

李老太太有自己的考量,道:“你說的有道理,我屋裡再添兩個吧。璇兒那裡的也不用去找牙婆了,就從家生子里挑,你幫着琢磨琢磨。等她嫁人了,能帶去幾個人?到時候剩下來的二等、三等都是調教好的,我再從中選幾個妥當的給臻衡。”

周氏垂着眼帘喝了口水,稱了一聲事:“叔母放心,我一定仔細挑。”

周氏當家多年,李老太太把話說得這麼明白,她又怎麼會聽不懂呢。

挑家生子,老子娘都在府里伺候的,打小就在府里大,懂規矩,等將來跟着臻璇去了。做事就會曉得掂量掂量,畢竟老子娘還在裴家留着呢。

而調教好的不能帶走的小丫鬟們,最要緊的也就是“妥當”兩字,在爺身邊服侍的丫鬟,就怕拎不清,不妥當。

周氏給庶子臻徑挑丫鬟尚且如此,何況是李老太太給嫡孫選伺候的人,更加是小心加小心,要先放在臻璇身邊調教了,看過了秉性再說。

周氏想到這裡。又擡頭去看李老太太。問了一句:“那兩個婆子呢?叔母可有中意的?”

“我多少年不曉得前頭的事情了。哪裡還知道府里的人事。”李老太太笑眯眯看着周氏,心裡念着到底是邵老太太帶出來的媳婦,精着呢,“最好是在我們家從丫鬟一路做上來的。又有體面的兒子女兒。”

周氏忙說記下了。

也就是五天的工夫,周氏帶了一群丫鬟,六個婆子一起到了慶安堂,在院子里排開,讓李老太太相看。

李老太太讓挽琴去請了季氏過來,道:“總歸是璇兒身邊的,你這個當母親的也幫着看看,好的就留下,不好的讓老六媳婦再去換。”說完。看着周氏又道,“你可別嫌老太婆麻煩,年紀大了,越發挑剔了。”

周氏掩着嘴兒笑了,脆聲道:“六叔母這話說的。這是大事,就該好好相看。您放心,若選不中,一定給您換到滿意為止。”

李老太太點點頭,由臻璇扶着,目光在那些丫鬟婆子面上掃過。

所有人都垂手低頭,十分規矩。

丫鬟總共十八個,每一排六個,排了三排,婆子六個,站在了最後面。

臻璇看着第一排那六個丫鬟,看起來年紀都在十四五歲左右。

李老太太拍拍臻璇的手,道:“你先來看。”

臻璇應了,選丫鬟婆子是門學問,其中門道她不能說十分清楚,何況每個人性子不一樣。

當初她選了挽琴和挽墨,到如今都覺得這兩人挺好的,可那時她們卻是沒有入孫氏和臻瑛的眼,到底還是要有些緣分才行。

臻璇看着最前頭的六個,道:“擡起頭來我瞧瞧,報了名姓、年紀、原來在哪裡當差,老子娘做什麼的,一個個說。”

話音落了,擡起六張各頭特色的面龐。

李老太太看了臻璇一眼,很是滿意臻璇問的話,面上就帶了笑容。

問話可以聽一聽這些人的口齒是否清楚,也能對性格瞧出一二來,這些問題又能把背景摸一摸,確實不錯。

連問了三輪丫鬟,臻璇心裡也略略有些數了。

最前頭的六個約莫十四五歲,第二排的十二歲上下,再後頭六個年紀更小,她之前聽過李老太太的交代,曉得有一些是做為三等先收到慶安堂里調教起來,瞧着好的以後帶臻衡的。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