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夏老太太所說的,這一年的冬天來得比往年早。
剛剛入了十一月,就已經洋洋洒洒落了一場大雪,催開了一樹臘梅。
安華院里的地火龍燒了起來,平日里起居,倒也不覺得冷。
錦蕊替杜雲蘿梳洗妥當,就見錦靈捧着幾隻臘梅進來了。
“剛剛在園子里剪下來的,姑娘聞聞。”錦靈笑盈盈把花枝捧到了杜雲蘿跟前。
清新花香醒神,杜雲蘿很是喜歡,讓錦靈拿去插瓶,就擺在東稍間里。
錦蕊睨了錦靈一眼,笑着與杜雲蘿道:“姑娘喜歡這寒梅,奴婢去畫些梅花花樣可好?綉了帕子也好看。”
杜雲蘿應了,錦蕊高興,挑了件水紅狐肷雪褂子,理了理領口那一圈毛皮,待杜雲蘿要出發時,趕緊替她繫上,又把暖烘烘的手爐塞給了杜雲蘿。
撩了帘子出去,只覺得寒風撲面而來,杜雲蘿在室內待久了,叫這冷風一吹,反倒是有些神清氣爽。
一路到了蓮福苑,就見二房的人都已經到了。
彼此見了禮,等了半刻,杜雲諾孤身來了。
夏老太太笑着問她:“你母親今日可好些了?”
“比昨日里好些了,孫女想,再歇上兩日,就能下床了。”杜雲諾答道。
夏老太太頷首:“這便好。”
苗氏聞言,不由暗暗哼了一聲。
這家裡一個個的,都是清閑人吶。
甄氏是身子弱,生病時躺得久些,苗氏也可以理解。
那廖氏,呵。別看身形不壯,可筋骨好着呢,這回竟然也躺了小一個月。
哪裡像她,叫娘家那些人折騰來折騰去的,心裡憋着一肚子氣,也只躺了幾日就起來了,實在是掌着家中事。躲不得懶。
苗氏罵了廖氏幾句矯情。便與夏老太太說起了正事。
長房在嶺東是不會回來過年的,依往年狀況,年禮應該已經準備妥當了。這幾日就會往京里送,而京城這兒,也少不得備些東西送過去。
夏老太太牽挂在嶺東的長子,更牽挂着顏氏肚子里將要出生的曾孫兒。便仔仔細細吩咐苗氏:“你大嫂打理後院,我是放心的。但嶺東不比我們京城,他們平日里也不知道積攢了多少,你多挑些對產婦好的藥材補品,一道送過去。雲韜媳婦是頭胎。多預備些總是沒有錯的。”
苗氏就知道夏老太太會這麼說,便順着道:“庫房裡有隻老參,我已經叫人取出來了。再添些其他補氣血的藥材,都送過去。”
說完了年禮。就少不得提臘八。
臘八施粥,那是王府、國公府、侯府、伯府的事情,在這個勛貴遍地的京城,尋常官宦人家是不去湊那個熱鬧的,倒不是沒有一顆普濟之心,而是不願意硬出風頭,擋了各家貴人的體面。
官宦人家在臘八里,只去取粥,去婆駝山上的各大寺院里取粥。
畢竟是菩薩跟前,為了一個心誠,去的都是各府的太太奶奶姑娘們,斷沒有一個婆子娘子去湊數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