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關時定下的是一日左右路程的探尋,因而每個兵士身上帶的也不過就是兩日的口糧和水。
葉毓之也不例外。
大漠之中,食物和水源難尋,這一帶又極少綠洲,葉毓之若是迷失在了大漠里,只怕凶多吉少。
何況,這麼多天過去了,守軍有守軍的規矩,不可能因為一個兵士的失蹤就帶人進大漠搜尋。
那畢竟是大漠。
別說是找人了,去尋找的兵士們興許都會折損。
就算黃大將軍願意私下去尋人,可大漠茫茫,也許近在眼前,也會因黃沙掩埋而尋不到蹤跡。
穆連瀟的心情沉重極了。
從軍就是如此,沒有人敢說定然性命無憂,戰場上什麼都可能發生。
葉毓之選擇從軍,心中也會對這種情況有所準備。
可以穆連瀟來說,他建議葉毓之來山峪關,並非想要看到這種局面。
就算不能活着回京,也該是浴血奮戰死在戰場上,而不該是失蹤。
黃紜當時清理過戰場,若葉毓之戰死,黃紜不會錯過他的屍骨。
杜雲蘿擰眉望着穆連瀟,她從他的眸子里讀到了沉重。
若葉毓之失去了蹤跡,再也回不來了,廖姨娘和安冉縣主要如何接受?
前世,杜雲蘿品嘗過至親殞命邊關的痛,她感受過,所以她懂,那種滋味,剮心剮肺。
而屍首不還,就如同失去蹤跡的穆連康一般,想到徐氏的模樣,杜雲蘿忍不住就想嘆息。
穆連瀟俯身靠近簾窗,沉聲道:“這裡離山峪關不遠了,毓之失蹤,雖然生機渺茫,但我想快些趕回去。
馬車行得慢,這路也不平穩,再行快些,你和延哥兒只怕要吃不消。
雲蘿,我先走,讓九溪和鳴柳送你到山峪關。”
輕重緩急,杜雲蘿分得清,她頷首道:“世子,你只管去吧,不用擔心我和延哥兒,也就再兩三日,我們就到了。”
穆連瀟抿唇淺笑,直起身仔細叮囑了九溪和鳴柳后,鞭子一揚,策馬沖了出去。
馬蹄聲漸遠,杜雲蘿放下了簾窗。
之後幾日的路程,杜雲蘿的心思不在山道左右的景緻上,一心想着快些趕路。
傍晚時,他們抵達了小鎮。
鳴柳引路,馬車停在了一座小院外頭。
杜雲蘿扶着錦蕊的手下車,掃了一眼四周環境。
這個鎮子不大,百姓也少,比起宣城的小院,這裡的建築截然不同,也瞧不見綠樹,一眼全是黃土。
天邊雲彩被晚霞染紅,映得小鎮透了幾分荒涼。
鳴柳恭謹道:“夫人將就將就。”
杜雲蘿從彭娘子手中接過了延哥兒,跟着鳴柳往院子裡頭走。
只有一進院落,亦是正屋、左右廂房,卻沒有倒座和后罩房,也沒有廡廊穿堂連接。
入門沒有影壁,一眼就能望見掛着藍色棉布帘子的正屋大門。
雖然簡單,但杜雲蘿覺得新鮮,兩世為人,她還是頭一回住這樣的屋子呢。
尤其是內室里搭着的是炕,而不是床,她看了眼炕口,笑着道:“可惜還是夏天,不然倒是可以試試燒炕的感覺。”
話一出口,眾人都笑了。
丫鬟婆子們自不敢挑剔,各自心中擔心的也就是嬌貴的杜雲蘿會住不慣,這會兒看她還挺滿意的,都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