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1 / 2)

等時機到了,她順利回京。

京城是個大舞台,適合她的黃嬤嬤。

這兒還是小了些,屈才了!

第16章 明示了

小伯爺夫人鎩羽而歸,衙門裡的案子卻必須辦完整。

溫子甫叫溫宴和黃嬤嬤的話打開了思路,底氣十足,半步不讓。

我們家姑娘沒有出過門,你敢提翻牆,你不敬公主、不敬娘娘!

渡口上人來人往,順平伯府丟人,憑什麼要拉扯我們侯府?

怎麼著?

禍水東引了,全臨安城就不笑話季究和幾個表兄弟打架,一群落湯雞從西湖裡被撈出來了嗎?

說白了,一個紈絝子,垂涎我們家的姑娘。

鴻門宴沒有成效,就在書院打人,我們不與他家計較,他們竟胡扯上了,讓姑娘要麼吃官司,要麼順從進門。

這是何等不要臉!

跟地主家的兒子強搶民女的戲碼,無甚區別!

若不是溫家還有一塊匾,還有我溫子甫在臨安衙門裡做事,豈不是要讓他們奸計得逞了?

指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想都不要想!

定安侯府斷不會讓順平伯府再得寸進尺!

想掰扯案子,來來來,我先把曲滸兄弟打溫章、溫珉的狀紙給遞上來,這可是人證、物證俱全的!

溫子甫難得強勢,把一群同僚震得說不出話來。

李知府把溫子甫請進了書房,搓着手、長嘆了一口氣:“你給我交個底,府上到底是怎麼想的,我也好有個說辭應對伯府,免得事情辦壞了,兩頭為難。”

溫子甫道:“他們表兄弟打架,不該牽扯我們府里。”

李知府奇道:“你可別誆我,原本想與伯府結親的是你們溫家吧?

還是說,侄女不比女兒,侄女攀上季家不是你想要的結果?

老弟,聽我一句,你那侄女是燙手山芋,父母都是入獄而亡,將來難說親呢。

府里不多這麼一雙筷子,但留來留去留成仇,伯府與你們也是‘門戶相當’,不如就此應了……”

溫子甫冷笑了一聲,心說李知府要麼就是收季家銀子了,要麼就是和稀泥,不願和伯夫人胡攪蠻纏扯皮,想趕緊結案。

可是,憑什麼?

以前是以前,桂老夫人都改主意了,他這個做兒子的,肯定也跟着改。

而且,曹氏與他推斷,老夫人胸有成竹,溫宴的將來必定有保證。

思及此處,溫子甫便道:“我家無論哪個姑娘都不應,大人與其勸解我,不如好好與伯府商議。

這麼簡單的案子,若拖上半月一月的,等巡按大人到了,怕是不好交代。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