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頁(1 / 2)

霍以驍懶得費口舌,朱桓就是這性子,左耳進右耳出就好了。

補好的功課也就將將能過,夏太傅看着是不大滿意的。

從殿內出來,還不急走遠,朱桓又惱了。

“昨兒就說你幫我寫了,”朱桓道,“等下母妃問起來,我又要挨罵。”

霍以驍叫濕漉漉的雨水弄得不大舒服,正撐傘,道:“娘娘教導殿下,也是為了殿下着想,殿下惜福。”

這話本沒有任何問題,若是其他人、甚至是一個小內侍說的,都只是一句尋常話。

偏偏,說的是霍以驍。

去年秋天,各種傳言就時有時無的,霍以驍和朱桓原本不錯的關係突然就僵住了。

朱桓沒有問過傳言真假,只是對霍以驍從熱絡變得客氣,而後是疏離。

新年時,宮中各有封賞。

霍以驍得的看似與其他皇子伴讀差不多,但添上霍太妃那兒給的,隱隱要趕上皇子們了。

有人覺得是霍太妃想着自家侄孫,有人覺得是皇上借霍太妃的名頭添補。

朱桓那半個月,與霍以驍都處得很不好。

這種懷疑,在霍以驍的一句無心話里炸開了。

“又不是我害得你沒有母親!”朱桓脫口而出,“對了,你母親到底是誰?”

霍以驍立在原地,沉默地看着他。

“你也不知道?不如你去問問父皇?”說完這話,朱桓抬步就走,“你不用跟着我了,你就是不當差,父皇也不會說你什麼。”

邊上伺候的內侍們哪裡敢周旋調和,快步跟着朱桓走了。

只留下霍以驍一人,站在習淵殿的廊下,叫一陣疾風裹雨,濕了半側衣裳。

轉身時,霍以驍看到了溫宴。

溫宴一手打傘,一手提着個烏木食盒,不曉得是從哪邊繞進來的,也不知道站在那兒聽了多少。

見霍以驍發現了她,溫宴不疾不徐走過來,問了聲安。

“我來給外祖父送湯圓,”溫宴提了提食盒,“與京中的元宵不同,四公子不嫌棄,也嘗嘗?”

這些話,大體就是客套話。

霍以驍自是婉拒。

夏太傅背着手過來,邀請霍以驍一道。

霍以驍很尊敬夏太傅,也就留下了。

溫宴送了東西就走了,夏太傅支了個小鍋,一面煮湯圓,一面和霍以驍說些家常。

他說,他最喜歡的是地道的明州湯圓。

沒有遷都前,每逢上元,各處準備的都是這種。

後來先帝北上,數十年過去,元宵漸漸取代了江南的湯圓,成了宮中上元時必備的點心。

好在,他有箇舊都女婿。

臨安送年貨入京,總會多添上些水糯米粉。

這一食盒的湯圓都是溫宴包的。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