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頁(1 / 2)

這兩封,老夫人是自己看的。

“好呀,”桂老夫人笑了起來,眼角皺紋不少,但她心情愉悅,“沒什麼比哥兒姐兒們爭氣更好的事兒了。”

老夫人越想越深以為然。

看看,皖陽郡主背着永壽長公主,傻乎乎地弄出那麼些事兒來,最後不單單是自己要倒霉,而是連累了自家。

這就是最好的例子了。

若是桂老夫人自己,添上這麼個討債鬼,怕是連多活一天都覺得累!

桂老夫人看了眼溫宴,她想起了溫子諒。

誠然,溫子諒的選擇是“連累”了家裡的,可桂老夫人卻不會說兒子錯了。

平西侯府通敵的案子,如今看來內情頗多。

溫子諒在當時,選擇了公理。

留得青山在,是一種應對的方法,但據理力爭、讀書人一身氣節傲骨,又有什麼錯?

老夫人痛心疾首時,會怪兒子傻,可傻,並不是錯。

她對自己養兒子的本事,還是極其滿意的。

三個兒子,除了“情種”,沒有什麼不好的。

只要她多費費心,孫子、孫女們,定然能更上一層樓。

桂老夫人面帶笑容,交代曹氏去寫回信,要注意什麼、提醒什麼,她全部列了出來。

“是了,”桂老夫人想起一事,又與曹氏道,“皇上讓她們姐兒幾個都學會騎馬,前些天騎裝都做好了,我看穿在身上都挺精神的。可不能光有花架子,你安排安排,趁着天還沒有大熱,讓她們,尤其是慧姐兒、婧姐兒好好學學。”

曹氏的笑容僵了僵,清了清嗓子,低聲道:“不瞞您說,府里那兩匹拉車的馬,太過高大,不適合慧姐兒和婧姐兒這樣毫無基礎的。我倒想給她們挑一挑適合的,可這不是銀錢差了些……”

桂老夫人:“……”

銀子是定安侯府的大事。

所以說,子弟不肖,全家倒霉!

他們定安侯府若不是祖上出了個敗家的,至於這麼慘嗎?

還一慘、慘了數代!

沒有點石成金的本事,桂老夫人也沒有辦法。

溫宴想了想,道:“我問四公子借馬吧。”

桂老夫人有些遲疑,曹氏直接道:“這、不太好吧?”

溫宴笑了笑:“不妨事,他知道我們府里一份銀子掰成兩半花。”

曹氏:“……”

桂老夫人:“……”

事實歸事實,這麼直白,還怪讓人不好意思的。

出了正屋,溫宴想着要去一趟西花衚衕,她得把狄察自盡的一些狀況跟霍以驍通個氣。

此時,霍以驍還在宮中。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