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哦”了一聲,吳公公趕緊把勺子送到他手上。
“不止呢,您使人去大豐街傳話時,四公子與夫人正包湯圓。”吳公公又道。
皇上來了興趣,舀了一個:“你倒是願意進廚房。”
霍以驍道:“一張檯面的事兒,在屋裡包也是一樣。”
皇上笑了聲? 咬了口湯圓。
爺們進廚房,不是什麼事兒,但若是講究孝心? 又是另一個說法了。
便是皇上清楚? 這孝順主要是給常寧宮的? 他這裡就是順帶,可湯圓都吃進嘴巴里了,順帶就順帶唄。
他有好幾個兒子? 但兒子親手做的吃食? 這是第一口。
湯圓講究一個黑白分明,咬開之前,皮上不能現出一點黑色兒來。
露出來了? 亦或是透出來了? 都不美觀。
皇上的這一碗? 有一兩隻透出來了? 還有兩隻? 皮上沾了點黑? 應是手指拿餡兒時沾着了,揉的時候又不小心,碰到了。
可皇上喜歡。
溫宴慣會包湯圓,以前成安送來的都是和她一起包的。
這種不完美的湯圓,肯定是霍以驍包的。
吃完湯圓? 再抿一口帶着桂花香氣的湯? 皇上心滿意足。
皇上漱了口? 靠着椅背? 眉宇間滿是恰意:“以驍,朕就不說影響好不好,夜裡不歇覺? 總歸損身子,別仗着年輕胡來。你皮糟肉厚不怕折騰,也想想你媳婦兒,她身體不好。”
霍以驍抬起眼帘。
皇上從這個角度開口,反倒叫他不好接話了。
“行了,你去給太妃娘娘問個安,然後出宮去吧,今兒過節,帶你媳婦兒看燈去,”皇上道,“明兒早朝,別遲了就行。”
吳公公到了霍以驍跟前,笑道:“四公子,請吧。”
霍以驍在吳公公的眼睛里看到了“迫不及待”。
嗓子眼裡的話,終是沒有說,只行了禮,跟着吳公公出去了。
吳公公送他出了御書房。
“四公子,”他道,“夫人在偏殿那兒。”
霍以驍頷首。
溫宴被小內侍請過來,含笑與霍以驍道:“太妃娘娘念着,這就過去吧。”
吳公公又送了一路,這才轉身。
風吹散了身上熱氣,吳公公卻覺得神清氣爽。
做事兒吧,得講究一個配合。
今兒御前,總算不是他一個人使勁兒了。
甚好、甚好!
等下得了空,他也去吃一碗湯圓。
哎!是元宵。
現在,御書房裡做的都是元宵,他這些年也吃慣了,偏剛剛被勾起了饞蟲,想起舊都的味道了。
老了、老了,念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