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頁(1 / 2)

敢上前去當先鋒軍的,必定是背後站着人、為那人開口的。

朱茂沒有安排人,沈家那裡,唐雲翳要后發制人,也不可能安排先鋒。

於是乎,風平浪靜。

誰讓悄悄點火的是溫宴呢。

下朝之後,畢之安說話算數,找了趙太保、姜翰林。

姜翰林摸着白鬍子,道:“溫辭的那篇策論是我批的,當時看了覺得很有意思,我還拿給其他考官們看,等最後統一拆開封條記名時,我才知道那考生是溫辭。”

趙太保道:“老夫也看過那篇文章,確實可以,若經義也答上來了,上榜也很正常。”

“溫同知的兒子,我也見過幾次,印象很好,不是走歪門邪道的人,”畢之安道,“舞弊之名太重,別說一個學生擔不擔得住,還會連累秋闈時的考官、吏官。”

後續道理,自不用畢之安細說,姜翰林和趙太保都很清楚。

趙太保思量了一會兒,道:“下午,老夫要去御書房面聖,一併提下這事。春闈在即,老夫也不想換個副考。哎,盡耽誤事兒。”

待畢之安把消息帶回順天府,溫子甫的心七上八下。

皇上知道后,肯定不會讓人質疑秋考,攪亂春闈;可夫人昨兒說的也是,皇上知道沒用,得章程上最後認可,若不然,別人背後一樣罵辭哥兒;最最擔心的,是為了穩定局面,考官沒問題、考場沒問題,讓辭哥兒一人背了污名……

應該不至於,姻親呢,皇上多少也要顧慮下四公子。

如果說,利益交換,給些好處,讓他們吃這虧……

不行,事關名節,再大的好處也不行!

拿辭哥兒的名譽換好處,當父親的頭一個不同意!

母親也不會答應。

別聽她前些年偶爾會抱怨“大郎不識抬舉、那是皇家公主”,可親事換爵位,與名譽換好處,壓根不是一回事。

母親寧可去貢院外撞死,都不會賣了辭哥兒。

呸呸呸!不能撞死!

溫子甫在衙門裡糾結萬分的時候,溫宴寫了份帖子,讓人送到杜老先生手上。

傍晚,杜老先生赴會。

溫宴行禮,不亢不卑:“想來老先生也聽說了,這事對兄長的打擊很大,祖母也病倒了,我思前想後,有一個提議,想請您幫忙。”

她的戲台,需要杜老先生登場。

第422章 自有分曉

杜老先生神情嚴肅。

作為山長,書院里的大小事務,他都需要上心。

學生間生出來那樣的流言,自是進了他的耳朵里。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