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頁(1 / 2)

可事實是,大傢伙都實在忍不住不說話。

這道題,能說道的東西太多了。

“不好答啊……”高台上,有人低聲道,“紙上談兵,最容易假大空。”

“假大空就假大空,”另一人道,“空一些、虛一些,也好過不知狀況卻硬要接地氣,被懂行的人一聽,貽笑大方。”

“這裡能有幾個懂行的?”

“喏,”一人指了指高台下面,“看到搭着的桌子沒有,今兒出了什麼題、誰做了什麼答,都有人記下來。”

此舉,方便考生之後整理,也方便那些沒法來寶安苑的人。

“京里肯定不缺了解蜀地狀況的,溫辭若是胡亂指點,別人一看……”

這些議論聲,就在溫家人邊上。

溫慧聽見了,着急地拽緊了溫宴的手:“阿宴……”

“別急,”溫宴以笑容安慰溫慧,“先聽哥哥怎麼答。”

說著,溫宴抬眼看向溫子甫。

溫子甫摸着鬍子,沉沉看着溫辭,眼睛里,有些緊張,但也有信心。

溫宴知道,溫子甫和自己想的是一樣的。

蜀地水利狀況,這題對溫辭很難,太空泛了,但溫辭有一個優勢,他好好讀過李三揭寫臨安府水情利用、改善的文章。

李三揭精通水利,寫的這篇文章,是真真正正的言之有物。

霍懷定拿到了以後,讓霍以暄細讀過,同樣,溫子甫也讓溫辭認真念過。

不僅讓念,他還給講。

裡頭的每一個點,拆開來揉碎了,全部教給溫辭。

溫子甫本就是臨安府的官員,解釋起來頭頭是道,即便有不清楚的地方,他後來也請教過李三揭,自己懂了,繼續教兒子。

有這樣一篇珠玉文章在前,溫辭便是假大空,也不至於飄到天上去。

至於最後能不能講出花來,就看溫辭讀書的腦子了。

是死讀書,還是有靈氣。

曹氏聽了其他人幾句議論,又見身邊的溫子甫神色凝重,亦明白了艱難。

“老爺,”曹氏吸了口氣,“辭哥兒……”

她才剛說了個頭,自己就頓住了,因為溫辭睜開了眼睛。

曹氏哪有心情再和溫子甫說話,她全心全意都在兒子身上了。

溫辭拱手,清亮的聲音傳開:“江兄這麼問,自不是想聽我做一篇空泛文章,也不是拿先生們教的套話來說水利,那些東西,江兄必定也背得滾瓜爛熟,且你熟悉蜀地,滾瓜爛熟之後,還能再擴展一番。江兄想聽的,是地方官員、百姓在面對江河水流時,到底能做什麼、該怎麼做。”

江緒頷首:“是,這是我的目的。若要以此寫策論,我能寫出三五篇不重樣的。”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