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頁(1 / 2)

四位侍郎也伸了腦袋,想弄清楚緣由,待看清上頭內容時,各個面色廖白。

工部送往西關的這批物資,原木中空、夾雜鐵棍,武安規當場誅殺,盧弛交代瑞雍七年、九年已經有夾帶的狀況發生……

這、這要了命了呀!

饒是李三揭清楚內情,也一樣被鐵棍給震得回不過神來。

原還站着的眾人,噗通噗通全跪下了。

摺子落在地上,朱桓撿回來一翻,愕然轉頭看着霍以驍。

原來霍以驍去了歸德府,原來內情是如此複雜,朱桓捏着摺子,連呼吸都緊了。

朱桓知道,霍以驍的目的不是御書房裡跪着的這些人,父皇也不是。

這案子一出,風波大了。

第488章 無人敢應

這回西去的三條船,與兵部無關。

董治勝作為工部尚書,硬着頭皮道:“皇上,臣治下不嚴,沒有發現他們在運輸途中弄出這樣的事情,臣、臣有罪!”

皇上睨了他一眼。

董治勝后脖頸上全是汗,他逼着自己鎮定,轉頭問兩位侍郎:“那武安規是怎麼一回事?這幾年……”

鍾侍郎也在抹汗:“臣、臣亦不知情。”

李三揭是其中最有底氣的一個,道:“瑞雍七年、九年的增固公事並非下官經手,負責的分別是尤岑、韋仕,下官當時還在臨安做事。”

至於這一次,不用他解釋,皇上也知道,能發現其中狀況,他李三揭出力了。

這下輪到兵部了。

覃尚書道:“瑞雍七年、九年,兵部確實與工部一起運輸物資北上,但他們工部裡頭的狀況,我們兵部無從知曉。兵部不曾做過那些夾帶之事。”

黃卜慶接着覃尚書的話,把過錯全推給了工部。

袁疾正欲開口,卻被霍以驍搶了先。

“是嗎?”霍以驍問,“瑞雍九年的那批禦寒棉衣,幾位怎麼說?”

袁疾縮了縮脖子,道:“那批棉衣並未以次充好,四公子幾次質疑價格偏高,可那價格是狄察在任時定的,皇上,下官也不知道狄察怎麼想的。”

皇上冷聲笑了:“行啊,要麼不知道,要麼推給死人,出了這麼大的事兒,敢情你們一個個都置身事外了?”

無人敢應。

哐當一聲,又一隻茶盞落地。

“既如此,那就等着三司查!”皇上咬着牙道,“工部由李侍郎暫理,兵部……”

皇上看了一眼底下三人:“袁侍郎暫理吧。”

袁疾目瞪口呆。

李三揭暫理,這不奇怪,之前的舊事再怎麼查也落不到他頭上,衙門裡總要有人主事。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