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頁(1 / 2)

數量正確、損耗合理,與之後提交給兵部的說明一致。

所有的手腳,他們動得很乾凈。

若非事先知道這次增固是有問題的,巡按來北境,根本不會發現其中端倪,只會被瞞個嚴嚴實實。

霍懷定帶着人徹查。

當時的腳夫徭工役工,軍中對城牆工事有經驗的老兵,有多少算多少,全部仔細詢問。

負責加固事宜的當地官員、守將,尤其是與武安規對接的官員,審問、一遍遍的審問。

有幾位老兵在封口關很多年了,他們察覺到,瑞雍九年送來的原木不似以前一般高大。

不過,木頭嘛,老樹高樹伐得差不多了,不就得伐矮一些了嘛,再說了,他們的印象都是老皇曆,這些年有變化,並不奇怪。

而且,那回送來的禦寒棉衣非常厚實,用料做工都好,讓將士們很放心,也很舒心,自然沒有人把木頭的那點兒長短放在心上了。

要不是這一次霍懷定帶人問得格外細緻,他們都想不起來這一樁。

也有官員在審問中扛不住,承認了送達的物資損耗偏大。

當時,他們之中亦有人向上峰提出質疑,但後來都被模稜兩可的答案敷衍了,也就不再想那麼多了。

負責文書的官員承認,他拿了銀錢,依着吩咐來記錄。

給他銀錢的官員也不得不認罪,說是武安規讓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只當是武安規從中截獲了部分物資中飽私囊了,並不知道涉及夾帶鐵器。

至於為什麼聽武安規的,因為武大人暗示他,自己的背後是沈家。

那官員又試探過工部派出的副官、與武安規一起運送物資到關口的盧弛,盧弛也說,背後姓沈。

官員被沈家的名號唬着了,收下銀子,如此做事。

摺子後面又寫着,在查封口關的同時,會再前往定門關查證。

霍以驍看完,道:“武安規辦事得力,要不是有備而去,就只能等韃靼打破偷工減料的城牆了。”

皇上眉頭更緊了:“說的什麼渾話!”

霍以驍垂着眼,沒有再說。

反正是不是渾話,過幾天就知道。

小狐狸夢裡那個被擊穿了的城牆大口,現在還“完好無損”地立在那兒。

溫宴翻過很多兵部的資料,知道豁口的大致位子,霍懷定啟程之前,霍以驍就與他交流過了

定門關是防禦韃靼的第一道關口,一旦增固上出了問題,後續影響就大了。

霍懷定知道茲事體大,他說,會檢查整座關隘城牆的強度,一旦發現不對勁,立刻請求朝廷重新增固,以免被韃靼鑽了空子。

霍以驍相信霍懷定。

以霍懷定的負責與認真,定然會找到那薄弱的一處。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