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無意去看行刑。
喧鬧聲傳來過來,隨着沈家囚車出現在視線之中,來圍觀的老百姓更加來勁兒了,對着囚車指指點點。
“私運鐵器,真是好大的膽子!”
“定門關都垮出了好大一個窟窿!這要是沒有被發現,等韃子南下,北境危險了!”
“豈止是北境,京城也好不了,沒聽說書先生們說嗎?北境到京城,一馬平川,韃靼的騎兵衝下來,那就是如入無人之境!到時候,京城的城門都得被韃靼圍着打!”
“可不是嘛,這一家子畢竟姓沈,要不是犯了這麼大的事兒,能一家子砍頭的砍頭、流放的流放嗎?”
“不能怪皇上狠心,皇上不處置沈家,沈家要搞塌他的江山了!”
囚車從順天府外經過時,溫子甫出來看了一眼,聽了些百信議論。
皇上為了能名正言順對付沈家,將沈家罪行大告天下,底下做事的各個心裡也有數,哪怕是危言聳聽,也需得把事兒說得極其嚴重。
更何況,定門關那個樣子,最嚴重的後果也並非不可能。
待隊列離開,溫子甫又背着手走回了順天府。
他還不到放鬆的時候,他還得繼續為了平反而努力。
第574章 過去了
刑場上,囚車上的人被放下來,一併押到位子上。
五個虎背熊腰的劊子手站在台上,手中的長刀磨得鋒利無比,在日光下格外刺眼。
時辰一道,行刑官一聲令下,長刀抬起、揮落……
血腥味撲鼻而來。
抄沒當日並未掙扎的沈家人,彷彿是在這一刻突然意識到了死到臨頭,看着身首分離的老太爺嚎啕大哭。
他們的哭聲被百姓們的喧鬧所掩蓋,沒有多久,哭聲就消失了。
曾經在官場上叱吒風雲的沈家,到最後,剩下的就是這麼一地的遺體、一地的血。
人多、血也多。
但凡家裡有癆病的,今兒也不用想方設法給劊子手塞錢,全部一哄而上,拿着饅頭沾血。
看熱鬧的百姓漸漸散去,很快,喧囂不再。
官府的人替沈家收殮。
皇上雖定了罪,卻也“記得”這家人姓沈,後事上需得給予一些優待。
皇城之中。
吳公公走進御書房,向皇上稟告。
皇上批着手中的摺子,眼皮子都沒有抬:“就這麼辦吧。”
吳公公不再多言,只估摸着硯台里的餘墨,見用得差不多了,便添了水,細細研磨。
等大案上堆疊的摺子都批閱完畢,皇上這才放下筆來。
不知不覺,已經是日暮西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