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頁(1 / 2)

是支持、是鼓勵,亦是傷痛。

安慰好老夫人後,溫子甫一整夜沒有睡踏實,在床上翻來覆去,鬧得曹氏也睡不安心,最後他乾脆去書房歇了一夜。

當然,還是沒有睡着。

現在,他的眼睛里有不少紅血絲,但整個人卻十分亢奮。

宮門開啟,溫子甫大步往裡走。

皇上登了金鑾殿,底下臣子紛紛稟着政事。

兵部說定門關修繕、工部說各處物資調運,趙太保請示皇上說先前殿試的成績。

溫子甫沒有着急,平反是最耗時耗力的,十之八九需得當場辯論,他若先說,勢必影響其他衙門說事,萬一說到激烈時把皇上氣得摔袖而去,其他政事就無法議了。

待各處說了七七八八,溫子甫才上前,遞了摺子。

皇上沒有示意吳公公去拿,他定定地看了溫子甫好一會兒,道:“直接念摺子吧。”

溫子甫應下,打開摺子,一字一句念。

無論是皇上還是百官,人人都猜到溫子甫要奏的是什麼,也還是叫他這一番抑揚頓挫給吸引了,甚至,有些官員根本沒有理明白溫子甫的駁斥有沒有道理,都覺得他說得極對。

溫子甫念完,合上摺子,與皇上行了一禮。

之後,他就該全力與反對的人辯一辯了。

皇上沒有開口,他等着有人站出來,或贊同、或駁斥、或質疑,但殿內靜悄悄的,殿外那點兒交頭接耳的私語也傳不進裡頭,一時間,只溫子甫站在中央,繃著身子。

遲遲無人說話,皇上只好道:“眾卿有什麼看法?”

陳正翰幾人也尷尬。

以他們的身份,眼下不是符合之時,最好是等有人反對了,再出來說話。

可又不能就這麼一個個傻站着,陳正翰只好伸腳,準備往中間邁一步。

“臣以為,溫大人的摺子寫得頗有道理。”

突然有人說話,陳正翰立刻又把腳收了回去。

隨後,又有兩人附和。

方啟川瞅准機會,往溫子甫身邊一站:“溫大人應當知道,我當時是認為平西侯府有罪的,我不是胡亂判斷,而是當時有些罪證讓我有了那樣的想法。

剛才聽溫大人說了這麼多,有些疑惑解開了,有些依舊心存質疑,我想請溫大人再與我說道說道。”

溫子甫不喜方啟川,但方大人今日用詞已然克制許多,沒有像上次一樣、一上來就一耙子打倒,何況,他確實得說說明白。

“方大人請問。”

方啟川三問,溫子甫三答。

但凡不是個傻的,都聽出來了,方大人看似質疑,實則是問問引導,把平西侯府往無罪那方引。

毫無疑問,方大人“叛變”了。

可這稀奇嗎?這太正常了。

今日殿中,想叛變的又何止方大人一人?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