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頁(1 / 2)

柳宗全抿了抿唇,只好道:“您不用急,急的是三殿下。四公子越是與老大人們走得近,三殿下就會越着急。”

朱鈺哼了聲,倒是認同這個說法:“說起來,霍以驍今天來都察院做什麼?”

柳宗全答道:“聽說是霍大人的家書到了,他順道來取。不過都察院里正在把先前的案子收尾,工部、兵部,牽連的官員都得定下,好像他和陳大人說了幾句。”

第594章 蒼老

下衙后,霍以驍到了夏家宅子。

先前在千步廊,他和溫宴只簡單說了幾句,便匆匆別過。

溫宴從宅子里出來,歲娘跟在她後頭,懷裡還揣着兩株清早挖出來的筍。

夏家裡頭,種過很多花草。

外祖母很喜歡伺弄這些,有名貴的,也有常見好養活的。

空置了三年,很多花草都已經枯死,只留下些生命力頑強的,沒有人照顧,依舊還在隨四季更迭。

其中就有竹子。

筆直高聳,還在春雨時節里冒了新筍。

溫宴與霍以驍一塊回了大豐街,廚房裡很快就做得了筍絲鹹菜湯年糕,融一勺豬油在裡頭,香氣撲鼻。

兩人一面用,一面說著些瑣事。

“袁疾渾渾噩噩了這麼多年,最終還是幹了件明白事兒,”霍以驍道,“他那一家老小,倒是都給他保住了。”

因着重罰了沈家,趙太保和陳正翰等人多次與皇上商議,其他各處,能減就減。

袁疾是依律當斬,但他是自己投案,又老老實實交代出來了不少事兒。

若是能禍不及家人,也給以後同樣問題的官員留條路。

皇上生氣歸生氣,亦知道這番道理。

今日為平穩,放過了很多與沈家關係緊密的官員,但這筆賬,遲早要算。

有袁疾在前頭當例子,也好叫後來人知道,主動些、老實些,給朝廷省點兒事兒,就能保住些東西。

黃卜慶這些時日還在兵部忙碌,但等北境事平之後,他會被左遷,調去平陽府任知府。

看似降得不多,但遠離了京城,這輩子,除非有大功勞,都不可能再調回來了。

當然,少降一點,並不是誰“可憐”他,而是黃卜慶這人政務能力不差,當好一個知府,還是綽綽有餘了。

若是被貶去個旮沓窩裡,委實是殺雞用牛刀,還不如讓黃大人多為朝廷做點兒事。

至於覃政,由送回來的摺子看,他在定門關兢兢業業,半點兒不敢偷懶。

畢竟是那個歲數,過幾年也該告老了,趙太保建議皇上留着他,回頭好好帶幾個能用的新人出來,畢竟,兵部經由此次,元氣大傷,被貶被罰的小官小吏不少。

隔壁工部衙門,好歹還有一個已經對政務上手了的李三揭,兵部卻是人才斷了層。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