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頁(1 / 2)

從一個小兵,到有了軍銜,直至永寧年間,初授驃騎將軍,次授金吾將軍,豐平年間加授龍虎將軍。

除了郁錚自己,他的兒子、孫子亦是一門英傑。

只可惜,一家皆戰死。

畢之安又問:“郁將軍犧牲的那場大戰,四公子也知道吧?”

“豐平四十二年,西域大亂,郁將軍一家駐守牙城,靠手中那點兒兵拖住數萬敵人,壯烈犧牲,換來平西侯率領的主力大軍打破敵軍,殺得西域部落俯首稱臣。”霍以驍答道。

“是啊,平西侯府當年的那一場仗,打得漂亮極了,只可惜,牙城最後太過慘烈,”畢之安嘆了一聲,他又左右看了一眼,才道,“沈燁說,當年牙城未必不可救,而是平西侯調兵失利,救遲了。”

霍以驍挑眉。

戰場風雲變幻,哪怕是身經百戰的老將,都不敢說一定會如何如何,更不用說沒有上過戰場的人了。

霍以驍對此,只能說,沈燁的這番話,未免“馬後炮”。

只是,沈燁在那個關鍵時候,不會無端說這件事,他提郁錚定然有其他原因。

思忖了一陣,霍以驍問道:“我記得,皇上的原配好像姓郁?”

“是,”畢之安道,“正是郁將軍的孫女。那些陳年舊事,如今都不談了。”

霍以驍促笑了一聲。

自是不談的。

甚至,朝野都在淡化那一位皇子妃的存在。

娘家戰死,那位又沒有留下血脈,好端端的,誰還會想起她來?

溫宴有次說過,馮婕妤之所以與俞皇后從交惡到徹底水火不容,是因為沈皇后在郁氏死後,沒有扶正她們三個要麼已經生了兒子、要麼就大着肚子的側妃,而是又塞了個俞氏進府。

可讓霍以驍說,就皇太后臨死前給顏氏賜個“敬”字為封號的脾氣,她選俞氏,十之八九是因為俞和郁一個音。

民間百姓,不知那麼多舊事,到最後指不定就混着了,以為皇後娘娘就是皇上最初的正妃了。

既是如此打算,沈家還在朝堂里橫行時,自然就把那一位給淡化了。

卻是沒想到,明明已經淡化了的人,沈燁臨死前還得再給她抹上顏色、讓她變得鮮亮。

其中原因,大抵是為了離間吧。

“他想暗示,皇上當初看似是被沈家’逼着‘處置平西侯府,其實皇上未必沒有殺趙家滿門的心?”霍以驍的笑容里滿是嘲弄,“皇上想替郁家報仇?沈燁臨死前就搞這麼些花招,那他挺沒勁兒的。”

畢之安順着霍以驍的這條思路,想了一想,也笑了笑。

在他這位臣子眼中,皇上是愛面子了一些,偶爾也會犯點兒小糊塗,但大事上,皇上拎得清。

這樣一位君王,絕不會不懂什麼叫戰場局勢瞬息萬變,他不可能因為郁家戰死牙城就對平西侯府動刀子。

“皇上不會那麼做。”霍以驍道。

同時,他還有半句沒有說。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