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頁(1 / 2)

覃柏從另一頭走過來,看了眼霍以暄的背影,又與姜翰林行禮。

“你也還沒走?”姜翰林問。

覃柏道:“那幾位新上任的編修、檢討,一個比一個刻苦勤快,下官這麼個’老油條‘,不趕緊在油鍋里多滾一滾、熱一熱,哪裡還有臉面呀。”

這話說得俏皮,倒也不是光逞了嘴皮子。

覃柏作為侍講學士,在翰林院里也有好些年了,學問上自是有一番見解。

只是,學海無涯,人外有人。

霍以暄作為霍家子弟、一身矜貴,都還這麼努力用心,覃柏苦出身的,豈能因着虛長了些年歲就原地踏步、吃老本?

得更下苦功夫,才不會被年輕人後來居上。

姜翰林聽了,哈哈大笑:“甚好、甚好。”

覃柏笑着道:“打趣歸打趣,不得不說,霍大人教兒子教得很好,會念書、又不念死書,性情亦開朗和善,無論是做同僚還是當晚輩,都十分討喜。”

“這倒是,”姜翰林道,“我聽說,霍家門檻都要被人踏破了,別人是一家有女百家求,他們霍家,兒子成了搶手的。”

“姜大人說霍家,分明姜家的門檻也一樣叫人踏破了呢。”覃柏樂着道。

說起自家的孫女,姜翰林十分得意:“姑娘家說親,得謹慎再謹慎,昨兒老婆子還在念叨,說我白在朝堂上做了這麼多年官,連個清俊好男兒都挑不出來,我與他說,清俊好男兒很多,一旦要成了姑爺,我就看誰都不清俊了。”

覃柏撫掌大笑。

第638章 有趣

覃柏亦有女兒。

今年才五歲,小大人一個,都說童言無忌,卻是不知道那麼多歪道理都是怎麼叫她給琢磨出來的。

家裡人都很疼愛她,覃柏更是把女兒視為明珠,喜歡得不得了。

因此,他對姜翰林的話深以為然。

“下官還能省心十年,”覃柏嘆道,“十年後,也得看誰誰不順眼了。”

姜翰林作為過來人,指點道:“沒有十年,你得早幾年就開始操心起來了,真等到及笄時候,你不着急,家中長輩、夫人,能整天嘮叨。我就是個例子。”

姜瑾今年十六了。

若是說了親了,與男方商量好,在家中再留一兩年也無妨。

偏生還沒有說定親事,就免不得讓人着急。

尤其是,其他人早就有相看之心,姜翰林這個祖父,之前一直看這個不行、那個不好,耽擱了許久,如今成了“眾矢之的”,誰都說他。

兩人說話在興頭上,一道出了衙門。

雷雨過後,空氣清爽,姜翰林心曠神怡。

“你給我做個參謀?”他順口提了一句。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