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3頁(1 / 2)

那些所謂的禮數,在拳拳之心前,真的不重要。

百善孝為先。

曾子說過: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殿下此舉,不僅無損皇家威儀,反而讓人看到了深重的情誼。

土包下,棺木漸漸露了出來。

在底下埋了二十年,棺木已經朽爛,很難完整地被挪出來。

去除了表面的泥土,霍以驍沒用多少力氣,就把板子打開了。

裡頭,已是一具白骨。

全新的棺槨送過來,裡頭鋪墊着柔軟的明黃錦緞。

霍以驍把母親的遺骨,一塊塊地,擦去上頭灰土,放在錦緞上。

小心翼翼,又仔細無比。

仵作立在一旁,指點他擺放,免得把一些細節處弄錯了。

全部收殮后,霍以驍洗凈了雙手,將一塊錦緞蓋在遺骨之上,蓋棺入釘。

鼓樂聲起,響徹在山間,引陣陣迴響。

徐公公了解霍以驍的脾氣,殿下今日親力親為,抬棺一事,定不會落下。

也不用禮官再使眼色,他讓徐家兄弟上前,又點了個與他們身量差不多的禮官,配合殿下一塊抬棺下山。

棺槨一路抬進了江陵城。

比他們早起出城之時,路邊百姓越發多了。

他們不認得霍以驍的模樣,卻能從他那與眾不同的華貴衣着里分辨他的身份。

看他抬棺,看他禮服上的泥土痕迹,就能想象他在山上做了什麼。

老百姓不懂皇家這樣那樣的禮數,不知道皇家喪儀到底是什麼樣的,他們只知道,父母走了,得有兒子、孫子抬着棺木去安葬,才能走得安心、走得順。

那位娘娘,在他們江陵城等了太久了。

終是等到了,拼盡性命生下來的兒子,來給她抬棺。

落葉歸根。

第807章 祝您高壽

春日盡時,迎靈的儀仗回到了京城。

正南的宮門大開,迎靈柩入中宮,停三天三夜,再入皇陵。

儀程繁複,一整套走下來,溫宴免難都有些腰酸背痛。

下午時候,溫宴去常寧宮陪霍太妃說了會兒話,講這一路上的所見所聞。

同時,也是稍稍歇一會兒。

霍太妃沒有細問寧陵縣時的狀況。

在一切塵埃落定的現在,那些都沒有那麼重要了。

入夜後,溫宴又回到中宮。

霍以驍要給母親守夜。

此時的中宮,已經看不出俞皇后活着的時候的樣子了。

它空蕩亦冷清,加之停靈,更顯蕭瑟。

兩人各自一蒲團,坐在靈前,小聲說話。

黑檀兒趴在溫宴腳邊,呼呼大睡。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