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5頁(1 / 2)

杜大人說得是。

那位殿下想改,自個兒事前想得再多,都不見得有用。

與其一遍一遍想,乾脆尋上門去,直接問殿下就是了。

嘴巴長在臉上,又不是光吃飯的。

霍以驍還在聽金太師和趙太保說事。

他先前離京數月,朝中大事,基本心裡有數,但如何看待、怎樣應對,他得與老大人們探討。

倒不是御書房裡的那位把所有決定扔給了兒子,相反,很多事情,其實各個衙門早就有條不紊地推進下去了。

霍以驍這兒,探討便是學習。

趙太保聽霍以驍說著,手上有一下沒一下地摸着鬍子。

在一些事情的想法上,殿下的思路比皇上更激進些,倒不是對錯,而是應對上,殿下會更直接。

這讓趙太保覺得十分有趣。

尤其是,在他習慣了霍以驍的說法方式之後。

難怪皇上以前,回回被殿下氣得頭暈腦脹,確實是會讓人有那麼一下回不了神。

先前,興許是殿下體諒他們這些老大人,說話收着勁兒,現在每日一塊思考政務,殿下便隨意許多。

說出口的話,趙太保粗聽皺眉,再一想又很是想笑,笑完了仔細品一品,亦覺得十分在理。

聽得多了,越發覺得趣味十足。

為官大半輩子,見識過朝堂上各種事情,早習慣了萬變不離其宗的事兒,沒想到,到了老年,還能有不一樣的樂趣了。

金太師私底下亦啼笑皆非過,說來說去,是他們老了。

論衝勁兒,比不上年輕的殿下。

不過,這朝堂上卻確實需要一些衝勁。

之前的幾十年裡,沈氏一點點壯大,並不是所有順從沈氏的官員都是無能之輩,其中亦有很多想當好官、有能力當好官的,也不是所有頂住沈氏壓力、不願意與他們為伍的,就真的在為百姓做實事。

大伙兒都是緊着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小心翼翼。

結黨之事,不止是給陣營之外的人添堵,而是無時無刻不讓想要做事的人束住了手腳。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時間久了,心氣散了,死氣沉沉。

打破這個狀況,就需要衝勁。

皇上行事求穩,不冒進,這是優點,但有時也是缺點。

他們當臣子的,有些話也不好勸,現在有殿下在,殿下能催着皇上果敢一把。

一如處置沈家一般,皇上與沈家原是僵持住了,殿下卻從邊上出了奇招,一下子打破了平衡,還佔了上風。

僵持的關節被打開了,慢慢的,這水就能活起來了。

時辰差不多了,三人起身,準備各自回府。

聽聞高錄珧在外頭候了一會兒了,霍以驍便先去找他。

高錄珧開門見山:“之後的儀程,殿下已經過目了吧?若有想改動的地方,殿下趕緊與我提,也好讓我們幾個衙門都有個準備。”

霍以驍看向他,挑了挑眉。

看來,高大人被他之前在江陵的舉動嚇得不輕。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