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蔣氏,蔣玉暖……
若說杜雲蘿對穆元謀、練氏這對夫妻,以及穆連誠是滔滔不絕的恨的話,對於蔣玉暖這個奪走了侯夫人之位的女人,杜雲蘿從最初的討厭忿恨,在年老之時漸漸變成了唏噓和感慨。
蔣玉暖是三房太太徐氏的表姐的女兒。
定遠侯府的姑娘很少,連字輩只有練氏生過一個女兒,閨名連慧。
吳老太君心疼穆連慧沒有姐妹作伴,又覺得府中少了可人的姑娘家,便讓徐氏接了蔣玉暖過府。
蔣家當時已經中落,女兒能養在侯府里是件體面事體,便依言送了去。
蔣玉暖的童年是在定遠侯府中渡過的,她和穆連慧兩人就養在吳老太君身邊,和親姐妹無二,她和徐氏所生的大爺穆連康以及穆連誠,算得上是青梅竹馬。
永安九年,穆元安為救穆老侯爺戰死,遺孀陸氏遺腹子小產,四房絕嗣。
吳老太君太受打擊,蔣玉暖日日在病床前伺疾,比穆連慧這個親孫女伺候得還貼心。
練氏瞧在眼中,也很是歡喜,又因為穆連誠中意蔣玉暖,在孝期之後,就和吳老太君悄悄提了提。
兩家還來不及議親,蔣家的老太太突然去世了,蔣玉暖歸家奔喪,吳老太君當時說過,等過些年再把蔣玉暖接回來,這等於是應了練氏的請求了。
只是誰也沒想過,永安十四年的元月,會是那番景象。
老侯爺和三個兒子相繼戰死,穆元謀帶着穆連瀟和穆連康去迎父親兄弟屍首回京,穆連康卻失蹤在半途,再也沒有回來。
蔣玉暖來磕頭上香,在吳老太君跟前大哭了一場。
侯府大喪,什麼紅事都耽擱了。
直到出了孝期,蔣家來人問徐氏,徐氏因着丈夫戰死、獨子失蹤,根本顧不上這些事體,只讓他們自個兒去問老太君。
對於蔣玉暖,吳老太君到底是捨不得的,畢竟打小在身邊養了這麼多年,又頗受喜愛,蔣玉暖與穆家的關係京中人人曉得,就此不管,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
吳老太君做主,還是依着原先答應過練氏的,讓蔣玉暖與穆連誠訂了親。
杜雲蘿過門后,對於家中這位笑盈盈的二嫂,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
起先她以為這是妒忌,妒忌蔣玉暖受長輩喜愛,妒忌蔣玉暖夫妻和睦、從不臉紅爭吵,妒忌他們攜手一生,而她只能青燈古佛半輩子,到後來,這些妒忌變成了厭惡,變成了恨,那張笑臉是那般刺眼,以她的幸福在反襯杜雲蘿不幸的一生。
直到暮年……
直到她明白穆連瀟的死不是意外時,反過頭去回憶,她才明白,蔣玉暖的笑容不是甜的,是苦的。
所以,徐氏死前說:我可以去找他了,而你,就算了吧。
所以,吳老太君臨終前說:沒有過不去的坎,我丈夫、兒子都死了,我也活過來了,你也都忘了吧……
所以,蔣玉暖經常去祠堂,看着下人清掃整理,她眼中的那份灼熱甚至讓杜雲蘿以為,若不是因着規矩所限,蔣玉暖定會日日自己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