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大伯應當不會那麼糊塗的,他只是沒有發現昌平伯的那些事體罷了。
楊氏讓人準備筆墨回帖,她是不得不去賞春花的,可她不建議杜雲蘿去。
杜雲蘿是不想去,她不耐煩與那些人打交道,也不願和昌平伯府深交。
從府衙回來,杜雲蘿坐在長案前給穆連瀟寫信。
這信是由驛館送去的,杜雲蘿也就無需糾結到底要不要提昌平伯府的事體,她只說了家中狀況,說了邵元洲金榜題名。
九溪把信送去了驛館。
隔了兩日,府衙里來請杜雲蘿。
楊氏準備好了糯米餡料,聞到清新粽葉香味時,杜雲蘿才恍然,已經到了要包粽子送回京城的時候了。
嶺東離京城遠,就算是生粽子也不易保存。
楊氏這些年都是算着日子,新鮮做得了,就讓人快馬加鞭送回京里去。
依着家中規矩,杜雲蘿親手給杜公甫和夏老太太包了粽子。
趁着楊氏裝盒的時候,取了紙筆寫了家書,讓人一併送回京城裡。
四月下旬滴滴答答落了幾場雨。
許是離沙漠戈壁不遠了,宣城一年之中落雨的時候極少,就算是下雨了,瞧着雨點挺大,實際上落了沒多少就停了。
雖無細雨,天氣還是一日比一日溫暖了起來。
園子里的花木抽了新芽,添了幾分春意,司花的婆子說,今年搬進來時晚了些,等明年開春時,這園子的景緻就與現在大不同了。
九溪從驛館里取了信來。
杜雲蘿接過來一看,這字幾分眼熟,又有些眼生,反過來看了後頭的落款,她才恍然大悟。
這是雲棲寄來的。
信里絮絮說了不少事。
錦靈生了個大胖小子,虧得錦靈這十個月養了不少力氣,才沒叫這小胖子給折騰壞了。
又說南妍縣主生了個女兒,聽聞隨李欒長了一雙桃花眼,連慈寧宮裡都誇模樣好。
定遠侯府和平陽侯府已經定了日子,要在五月十八放小定。
在北疆的穆連誠和穆連喻剛剛送了家書返京……
杜雲蘿看着看着就笑出了聲。
這絮絮叨叨的,一看就曉得是錦靈口述,讓雲棲寫下來的。
偏偏雲棲也有自己的想法,又在其中添了不少東西,使得整封信的行文變得有趣極了。
杜雲蘿連着看了兩遍,依舊覺得好笑。
至於信中提到的事情……
錦靈能平安生下麟兒,就叫杜雲蘿歡喜不已了。
因着要離京,杜雲蘿早就備下了錦靈這一胎的洗三禮,想來古福來家的已經交到了錦靈手中。
而南妍生了個女兒。
與前世穆連慧的一舉奪男不同,南妍生的是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