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頁(1 / 2)

杜雲蘿頷首。

奇襲古梅里,勝了是釜底抽薪,若敗了……

聖上雄心大志,要絕韃子之禍幾十年,山峪關這裡奉君命,必定是用心至極。

穆連瀟在宣城住了兩日,就又往山峪關去了。

四月末時,杜雲蘿收到了京中寄來的家書。

上頭說的事體,杜雲蘿已經從穆連瀟那兒都聽說了,見到周氏那端正大方的筆跡,那股關切撲面而來。

隨信送來的還有徐氏給延哥兒的金鎖片。

小小的金鎖,杜雲蘿攥在手中,卻覺得沉甸甸的。

她今生改變了一些人的命運,可對於徐氏,杜雲蘿無能為力。

徐氏待杜雲蘿極好,就算這份“好”裡頭,有大半來自徐氏對蔣玉暖的心結,杜雲蘿依舊感念。

杜雲蘿去過徐氏的院子。

徐氏的屋子裡沒有什麼擺設,素凈又簡單,與其說是府中的太太,不如說是在家修行的尼姑。

她吃得素,穿得素,逢年過節時才會戴兩支金簪添些喜氣。

徐氏生活中的亮色,是她綉佛蟠的金銀綉線和明黃色的錦緞,以及穆元銘和穆連康還在家時,留下來的兩身鮮亮衣服。

除此之外,再無其他。

徐氏每日里靠刺繡打發時間,時間長了,眼睛雖然不像錦靈的娘那樣損得厲害,但遠不及其他妯娌了。

思及此處,杜雲蘿長長嘆了一口氣。

失蹤的穆連康生死不明,他到底是活着還是死了?

就算是死了,能尋到些佐證,對徐氏來說,也是一個徹底的解脫。

“夫人,”錦蕊進來,福身道,“劉家送了些點心來。”

杜雲蘿看着錦蕊手中的食盒。

錦蕊打開,裡頭裝了玉帶糕、油酥餃、百果蜜糕,小巧又精緻,看着就覺得香甜。

自從那日穆連瀟收了劉家的胡餅之後,每隔十天半個月的,劉家都會給杜雲蘿送些點心來。

江南廚娘做的點心,口味比京中的更甜,種類也大不相同。

洪金寶家的去衚衕里的其他人家打聽了,劉家自打搬進來,只要家中做了好吃的,就愛與鄰居們分享。

可杜雲蘿吃過雞湯的虧,同樣是雞湯,蔣玉暖喝的是補湯,到她跟前的是毒藥。

在對劉家徹底放心之前,杜雲蘿說不好送給她的東西是否和給其他鄰居的一樣無害。

即便是馮醫婆試過兩回,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這些點心,杜雲蘿一直都是只過過乾癮。

江南的甜膩膩的精緻小點,對愛吃甜食的杜雲蘿來說,委實太過可口了。

只看兩眼,杜雲蘿就讓錦蕊收了。

這些點心,主子們不吃,底下的丫鬟婆子們就不講究了。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