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1 / 2)

常府的好好壞壞,她心中自有一本小九九,要不然順着楚維琛的這個話去想,婚事還沒定下,就先在心中存了疙瘩了。

楚維琳這般似笑非笑反應,楚維琛一時拿捏不准她的情緒,抿了抿唇沒有再說。

在水榭這兒坐了會兒,許是松齡院的談得差不多了,便有丫鬟來請她們回去。

四人依次魚貫而入,沒有見到常郁映,常老祖宗側頭問一旁的段嬤嬤:“郁映又去哪兒了?”

段嬤嬤剛剛才聽底下人說了情況,聞言趕緊附耳與老祖宗說了一番。

老祖宗眉頭緊皺,不滿地掃了大趙氏一眼。

等用過了午飯,章老太太提出了告辭。

常老祖宗沒有挽留,叫楚倫歆妯娌送了她們到二門處。

冬青扶着章老太太上車,又過來扶楚維琳,楚維琳一愣,轉頭去看何氏和楚維璦,來時她是與她們一道的。

“維琳,上來。”章老太太打了帘子,面無表情說了一聲。

楚維琳見此,便提了裙子上車。

馬車出了常府,章老太太閉目靠着引枕坐着,冬青手中一柄美人捶輕輕敲打。

楚維琳坐在一旁。等着章老太太發話。

“我琢磨了,這親事是好的,但也不用太急。”章老太太說得極其平靜,“親家母那兒也是這個意思,等維琬過了小定,常府四郎出了新婚,再請保媒的人上門也不遲。”

楚維琳曉得大勢已定,她雖是當事人,其實在後頭的事情上也沒有什麼話語權。便乾脆作個乖巧模樣,道:“全憑祖母做主。”

章老太太滿意楚維琳的姿態。微微頷首,就與冬青去說些頤順堂里的大小事體。

翌日,章老太太點了頭,楚維琳領了對牌帶着寶蓮與寶槿去看首飾。

東街熱鬧。沿街鋪面生意極好,一連三四家金銀器店,賣得也都是好東西。

寶蓮最是有心得,路上就與楚維琳道:“姑娘,奴婢問了府里採買上的媽媽了,說沿街幾家名氣是大,可最最精緻的是靠河邊的那一家翡翠居,裡頭的師傅從前是做宮裡生意的,不如就去看看?”

便是前世做了婦人。楚維琳也極少上街,更不懂京中店鋪好壞,便依着寶蓮的意思。從東街拐了個彎,到了翡翠居。

翡翠居外,停了一排馬車。

寶槿詫異:“這麼好的生意?”

楚維琳亦望了一眼:“生意好,東西應當不會差。我們就在門口下了車,讓把式把車停到前頭去,免得擋着了路。”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