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徐氏的說法,常郁明獨身從渡口趕回京中,就和老祖宗說了宋大人的事情。老祖宗自不會耽擱,讓常郁明與常郁曄兄弟兩人去安華鎮打聽情況后。再往渝州去。
常郁明兄弟才出京沒兩三日,京里便收到了常郁曉千里加急送回來的信箋,老祖宗一看,事關翡蘭那丫鬟。氣得當時就砸了一柄玉如意,直說當初就不該留了這個禍害,一併打死了就不會添了這麼多麻煩了。
常恆翰當即問了晨安。晨安嘴巴硬,咬死是為了常恆翰才如此做的。引得老祖宗對常恆翰都有了幾句怨言。
常恆翰也是連連嘆氣,他把晨安留在了身邊,卻給了他機會,使得常郁映逃了親。
老祖宗叫他先收拾了晨安,常恆翰卻只把人關押着,說要先審,好歹弄明白那華婆子的來歷再說。
晨安那裡,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他已經捨出了命去了,旁人還能拿他如何。
晨安不肯說清楚,可府里自有明白人。
楚倫歆趁着這個機會喊破了常郁暉害死了晨萍,拉着柳氏和過府來聽消息的塗氏哭了一場,說這家裡平平順順的日子,到底要叫長房牽連到什麼地步才滿意了?
溢哥兒小時候遭了罪差點兒就夭折了,常恆熙與葉語姝徹底斷了與常府的關係,常郁暖替常郁映嫁去嶺西,常郁曚的婚事也因為常郁暉的事情起起伏伏,這麼下去,等真的尋到了常郁映的下落,常府在京里還要再丟一回人。
又說常恆翰不肯處置晨安,莫非裡頭還有什麼貓膩不成?
老祖宗本就是心煩意亂的,叫楚倫歆一鬧,愈發怒不可遏,氣得罰了她一回。
楚倫歆對着妯娌兩人又是一通訴苦,塗氏在旁連連勸說,總歸是分了家了,真的不行就徹底離了這宅院,能少牽連些就少牽連些。
楚維琳聽到這裡,心裡也有數,楚倫歆這是借題發揮,老祖宗心知肚明,乾脆火上澆油,這般發酵下去,三房搬離大宅,也不是那麼遙遠了。
而徐氏,依着常郁曉信上的安排,收拾了一些箱籠,帶着聆姐兒出發了。女眷出門,多有不便,徐氏在安華鎮里與常郁明會合,與他一道往渝州去,而常郁曄,留在安華鎮尋找那個消失了的婆子和馬車的線索。
徐氏是儘力趕路了,虧得是走得水路,才沒有叫那些箱籠拖累了速度,聆姐兒年紀雖小,但坐船倒是不礙的。
徐氏雖然有些疲憊,但還是仔細聽鄧平家的說了渝州這兒的情況,看見那隻耳墜子時,她接連嘆了幾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