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頁(1 / 2)

楚維琳誦經卻也不盡信佛語,誦經與她是平心靜氣,但她喜歡佛家之地的清凈平和,木魚鐘鼓伴着誦經聲,能讓整個人都平和起來。

李周氏看了眼楚維琳手腕上的佛串,道:“金州城裡,除了城隍廟中香火旺盛些,沒有別的佛家道場了。金州人燒香,多是去城外雁雲山,雁雲山上大小寺廟幾十座,主峰凌音寺倒也靈驗的。”

杜楊氏不贊同地搖了搖頭:“凌音寺在半山腰,馬車也只到半途,後半程要靠轎夫抬上去,到了山門那兒,就連轎子都坐不得了,不方便呢。”

李周氏知道杜楊氏的擔憂,孕中好壞,實在說不準的,她也聽過不少傳聞,前一刻還好端端的,就在自家園子里走了幾步,回屋裡后就見了紅了,這樣的事情也不是沒有,也有孕婦活蹦亂跳沒個太平,卻是半點兒麻煩沒有,最後滋溜一聲孩子落了地,當娘的還沒受什麼罪。

說到底,全是看運氣。

可若是她們推薦了凌音寺,楚維琳路上出了些差池,那可真就是罪過了。

李周氏趕忙道:“確實不方便。不過雁雲山腳下另有一廟宇,喚寶慶寺,因着這一路去平坦,安排好了之後,馬車到了寺廟後山處,小門進去不遠便是廂房,休息片刻,到大殿禮佛也還便宜,因此咱們金州不少老太太去上香,常常都去寶慶寺。”

楚維琳聽了便來了興緻,追着又問了一句:“這寶慶寺主求什麼?”

杜楊氏不疾不徐說起了寶慶寺的來歷,道:“寶慶寺不是百年古剎,比起那凌音寺百年香火旺盛,寶慶寺還是弱了一些。寶慶寺差不多是三四十年前修建的,當時的金州知州是胡大人,胡大人的母親信佛,每個月都要去凌音寺禮佛,年紀大了行走不便,胡大人是個孝子,便做個牽頭人,自個兒掏了些銀子,又向金州附近的鄉紳大戶們募資,建了寶慶寺。為了讓老太太上香便宜,修了後山小路,直到廂房外頭。也因着這份便宜,各府老太太上香,也愛去寶慶寺。

寶慶寺是胡大人為了母親修建的,主求家宅平安,長輩身體康健,除了主殿那尊白玉的大慈大悲觀音像之外,配殿供奉的藥王菩薩也是香火鼎盛,很是靈驗的。自打建成起,收了不少香油錢,一直在修繕擴建,到現在也有一番規模了。”

楚維琳聽完便笑了,對於上了年紀的老太太們來說,心中盼望的其實也就是平安和健康,寶慶寺主求這些,也是契合了老太太們的需求。

傍晚時常郁昀回來,楚維琳試探着問了他一句:“今日問了兩位同知夫人,說是城外雁雲山下的寶慶寺不錯,我想這幾日去上個香。”

一面說,楚維琳一面留意常郁昀的神色,她知道常郁昀不是那等愛拘着她、不叫她出后宅的性子,可畢竟是孕中,怕常郁昀擔心她身體不肯輕易答應,為此楚維琳還備了連番的說辭,什麼來金州之後除了去高府也沒有走動過,什麼再不去散散心天氣就冷了。什麼好不容易小祖宗不折騰了,趁着這個機會出去看看,就等着常郁昀拒絕時一個一個拋出去。

常郁昀捧着茶盞略一沉吟,偏過頭來道:“好。”

“馬車能直接到……”楚維琳說了半句,突然醒悟過來常郁昀並沒有拒絕,一時怔了怔,明明她還一個理由都沒用上。怎麼常郁昀就滿口答應了?她指了指自己的微微顯懷的肚子。喃喃道,“你不擔心?”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