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頁(1 / 2)

陶家裡頭爭論不休,可除了等烏禮明的回復之外,他們也沒有別的法子了。

楚維琳的話到底給眾人心中埋了陰霾,對明州那裡的回復也有些忐忑起來,就怕叫楚維琳一語中的,烏禮明管不了也顧不上陶家了。

世上多的是嘴碎的人,陶八姑娘出入府衙的事體漸漸在城中有了些傳言,有好事者更把前幾日陶七出現在疏通河道的現場又和李同知一道落水的事體提了出來,一時之間,百姓心中都有些狐疑和猜測,這陶家的案子要如何審下去了。

金州小城,民風倒也淳樸,亦沒有人敢在眾目睽睽之下議論官家事體,可背地裡,少不得也會提上兩句。

這些風聲傳到陶家,陶家老祖宗一時怒火攻心,仰面倒了下去。

陶八姑娘怔在原地,目光發直,空洞地望着天井裡的香樟樹,這一刻,她才算明白過來,為何那日她從府衙回來,陶家老祖宗的面色會那般難看。

那並非因為她叫楚維琳駁了顏面,沒有任何的收穫,而是因為她把陶家徹底拋到了風口浪尖上。

思及此處,陶八姑娘心慌不已,她之前沒有想明白就去了府衙,那為何楚維琳會見她,而不是讓她吃閉門羹?難道楚維琳也沒有想到這些細節嗎?

腦海里,只見過兩回的那個比她大不了幾歲的年輕婦人或是皺眉或是淺笑,一舉手一抬足,展露出來的儀態風華都和她之前見過的女人不一樣,之前還不明白,現在忽然之間懂了,那是京城裡貴女們的儀態舉止,就算她們身邊的丫鬟婆子,規矩都遠不是金州的姑娘們能比的。

那樣的人,又怎麼可能會沒有想到這些細節。

楚維琳雖然想到了,卻依舊見了她,甚至敢留她在府衙後院里待了那麼久,而不是話一說完就逐客,只有一個緣由了。

她從一開始就胸有成足,她很清楚,陶家沒有一點兒機會。不管烏禮明那裡有個什麼態度,這案子都會和常郁昀計劃好的那樣審下去,他們夫妻不會怕百姓閑話,也不用怕。

陶八姑娘的身子晃了晃,扶着八仙椅背才堪堪穩住了身形,她的心中只餘下惶恐,而這份惶恐,她不敢告訴陶家老祖宗。

若是此刻把烏禮明那裡的希望也絕滅了,她怕老祖宗根本撐不住。

而府衙里,江謙也聽說了這些流言。

事情畢竟因他而起,若常郁昀的名聲受了拖累,他這個做舅舅的也是於心難安,尤其是,他很清楚,陶家靠着烏禮明,若烏禮明出頭,那……

這些官場上的事情,江謙不會去和楚維琳說,免得她一個女眷心神晃晃,但到底是有些擔憂。

梁師爺瞧在眼裡,話里話外想和江謙套一套近乎,自打他把烏禮明的事情說出來之後,梁師爺覺得常郁昀待他比從前稍稍親近一些,可也只是稍稍,又見常郁昀一心要把陶家傾覆了的樣子,就曉得對方是真的沒把烏禮明放在眼裡了。

自覺棄暗投明的梁師爺很是慶幸,但他更加着急,表忠心掙功勞的機會不是時時都有的,這一次他已經佔了先機,就絕對不想錯過了。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