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頁(1 / 2)

一來,興許江溪越想越往心裡去了。反倒是要平添出不少事,二來。她萬一沒掌握好分寸,指不定馬氏以為他們楚家嫌棄江溪什麼了。

虧得江溪是這等好性子,楚維琳也就把話都咽了回去。

至於往後的事情,這會兒也輪不到楚維琳在這兒急吼吼地非要弄個三七二十一出來。

等到了正式搬家的日子。馬氏在新屋裡置了席面,請了這些日子熟悉起來的女眷們吃了酒,這禮數也就全了。

馬氏細細與楚維琳介紹:“等前頭的坐堂大夫定下來。再把藥材補全,這鋪子便能開張了。”

坐堂大夫很要緊。金州城裡有些名氣的大夫,都有服務的醫館,江謙不喜歡去挖人手,就一直耽擱着。

這事兒楚維琳不能說江謙固執,而是他在海州時叫那知州的小舅子下手挖過人,知道這種事情對原本的醫館影響很大,推己及人,也就不肯了,反倒是費了不少心思在附近村落里尋找行腳大夫,聽說已經有了些眉目了。

至於藥材,越發不用擔心。

江謙做這一行多年,也有自己的路子,各種藥材一批一批送來,等收入了葯柜子之後,這醫館里自然有了一股子葯香。

入了八月,越發熱氣騰騰的,霖哥兒的身子也就大好了,只是想再貪冰時,沒有哪個敢再依着他的心思了。

霖哥兒不高興,纏着楚維琳撒嬌。

楚維琳可捨不得兒子再受寒,尤其是小孩子的腸胃,比不得成年人,貪冰碗是要不得的,便與滿娘商量了幾句。

滿娘機靈,另做了不少消暑的點心飲品,雖不比冰碗透心涼,但也能去一去暑氣,最要緊的是香甜好吃,只這四個字,便能吸引了霖哥兒所有的注意力,再不鬧着要冰碗了。

楚維琳一面喂著兒子吃涼糕,一面問鄧平家的:“不曉得李家媽媽什麼時候會回來?”

鄧平家的笑着答道:“這一來一回的也要不少工夫,不過啊,中秋前總能趕回來的,您說呢?”

楚維琳頷首,中秋是大節,只要不是在紹城那兒耽擱了,李德安家的定是會趕回來的。

到了八月十二,李德安家的還沒有消息,流玉卻來稟道:“奶奶,薛家媽媽來了。”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