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1 / 2)

事關身體安康,不能冒進急躁。

他要的不是語蘭立刻就生龍活虎,而是之後二十年、三十年,能笑能動。

他們要看着阿妙出閣,要一起白髮蒼蒼……

萬承拱手與廖太醫行禮:“內子的康健,就交給老大人了。”

“世子客氣,”廖太醫讓了禮,猜到萬承興許有話要與秦鸞說,便道,“老夫先去看看葯熬得如何了。”

待廖太醫走遠,萬承看向秦鸞,心中尷尬,讓以手做拳、抵着嘴角輕咳了兩聲。

饒是如此,尷尬也沒有掩蓋多少。

其實,他有很多話要說。

他想向秦鸞道個歉,當時他對語蘭的病情心灰意冷,對阿鸞的能力有所顧慮,以至於險些就拒絕了阿鸞的幫助。

他也要跟秦鸞道謝,若不是阿鸞堅持着說服了阿妙,兩個孩子讓他有了拼一次的念頭,語蘭現在定不在人世了。

可萬承也知道,秦鸞不需要道歉也不需要道謝。

“姨夫、姨夫答應你,”萬承懇切道,“會竭盡所能地保護好阿妙和你蘭姨。”

秦鸞並不懷疑萬承對妻女的真心,只是……

萬承見她欲言又止,苦笑道:“姨夫那位父親,會做出聰明的選擇。”

秦鸞敏銳,結合李嬤嬤帶回來的話,當下便瞭然了。

先前伯夫人狂妄,縱得底下嬤嬤的眼睛都長在腦門上,並不是她在府中真的多麼隻手遮天,也不是忠義伯懼內,而是,她代表了忠義伯的利益。

兩者利益一致,無關痛癢之處,忠義伯自會給伯夫人體面。

眼下,利益出現了衝突。

明知伯夫人做出了毒殺兒媳的舉動,忠義伯若一味維護,真被林繁參上一本,他會在御前難以交代。

婆婆殺兒媳,太難聽了,忠義伯上朝都要抬不起頭。

不想倒霉,必須做出取捨。

秦鸞抬頭看着萬承。

能讓忠義伯下定決心,除了她祭出林繁這面大旗,萬姨夫定然也打到了忠義伯的七寸。

秦鸞道:“您的用心,蘭姨和阿妙一定都懂。”

目送秦鸞離開,萬承緩緩往自己院子走。

先前,忠義伯答應了把伯夫人送去莊子上“養病”,實則是拘束起來。

這是萬承能爭取到的、能過得了自己這一關的最好的結果了。

子告母,是干名犯義的十惡之罪。

作為兒子,生養之恩下,他不可能把母親送到衙門大堂里,送了也白送。

但是,母親錯了就是錯了,而且是大錯特錯,怎麼可能處置兩個嬤嬤丫鬟就了了?

萬承與忠義伯說的那些也不是氣話,真不處置,不止楚語蘭和萬妙離開伯府,他去懇求皇上革了世子封號,陪着妻女隱居去。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