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頁(1 / 2)

黃太師的話,是為了提振士氣,但同時,亦有道理。

他們這些人絕對不能着急,一着急,千步廊看着急……

前頭還在打仗,後方唉聲嘆氣,這算什麼事?

“說起來,”董侍郎苦笑,“也是安逸太久了,這種淺顯的道理,都快忘了。”

史尚書一聽,順口接了句:“可不是,便是從前,那也是大勝多,吃虧少……”

正說著,腳步聲傳來。

范太保乾脆咳咳嗆了兩聲。

史尚書醒過神來,不再多言。

皇上邁步進來,徐公公跟在後頭。

已經換下了朝服,皇上的神色卻不比在早朝時好多少,他在大案后坐下,問道:“眾卿看過了吧?有什麼想法?”

范太保整理了思路,斟酌用詞,把黃太師的意思表達了一遍。

“對方發難在先,佔了些便宜,”范太保道,“兩軍交戰,互有往來,也是尋常,等馮仲抵達,重整之後,再往外推進。

眼下,我們更該着眼於物資上,繼續往飛門關輸送糧草,確保暢通與速度。

軍需不斷,前頭自然越發穩固。”

范太保說完,其餘幾人亦補充了些看法。

皇上面色稍霽,靠着椅背,道:“朕亦是這個想法。

一時挫敗,在戰時很正常。

沒有在早朝時說這事兒,是擔心有些人心急火燎,擔憂這個、害怕那個。

勝負不在一時,各位心裡有數,後頭事情繼續辦着,就行了。”

眾人起身,應下了。

從御書房退出來,黃太師背着手,慢慢走。

范太保與他並肩而走,道:“我說你啊,道理上的事兒,你都挺明白的,先前黑着臉,說到底還是擔心孫兒。”

黃太師輕哼了一聲。

被說穿了,臉皮有點痛。

不過,擔心孫兒,也很正常。

黃太師便道:“太保亦是明白人,又沒有兒孫上戰場,你先前黑着臉做什麼?”

范太保斜了黃太師一眼:“還能為何?自是擔心皇上。”

“皇上是一時氣憤,”黃太師慢悠悠道,“軍情狀況,他豈會不明白,氣消了,這不是很明白輕重緩急?”

范太保呵呵笑着,沒接這話。

明不明白,皇上肯定是明白的。

接不接受,又是另一回事了。

若不然,他怎麼會咳嗽提醒史尚書把說了一半的話都咽下去?

在闡述狀況時,他也不會斟酌着,把“不是每一次出征,都會勢如破竹”給吞了。

大周,大大小小戰事,輸過,也贏得艱難過,但還有一些,真就是銳不可當、所向披靡,大軍所到之處,敵人望風而靡。

一年不到,兩州六府,這是拉鋸戰能得的戰果?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