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的事,您都知道。
邊關境況如先帝所想的那些,他駕崩后,西涼與南蜀就先後發難了。
老臣就在玉沙口,與那群西涼韃子殺了七天七夜,沒有往後退過一步!
那不是黃沙,都是紅沙啊!
殺得西涼人怕了,縮回去了,我們才算騰出手來,只應對南蜀,度過了那一次危機。”
“朕……”皇上的喉頭滾了滾,“朕當然都記得。”
雖然,他不知道秦胤為什麼提那樁陳年事,但當時的困難,隨着秦胤的講述,回到了他的腦海里。
那時候,他還來不及品味登基當皇上的成功滋味,就被邊關戰事打了個措手不及。
那是真的兇險。
當年,那樣狀況都扛過來了,今時今日,難道會失敗嗎?
第187章 准信
捂着胸口,秦胤悶悶咳嗽兩聲。
徐公公畢竟是御前當差的,不管私下裡如何看到這群居功自傲的老臣,做事還算有章法。
先前,在聽說永寧侯不能吃茶之後,就換了一盞溫水送上了。
秦胤端起來,一口喝了。
緩了緩喉嚨,他又道:“那時候,總算是平穩度過了。
可林宣病故后,就不是那麼一回事。
他咽氣前,念叨着的都是打下西州城,可惜沒有撐住。
老臣依着他臨終前的交代,悄悄送他的遺體回關內,大軍佯裝無恙,與西涼人裝樣子,慢慢退回飛門關。
可惜啊,消息走漏了。
先前被他進逼得節節後退的西涼人,一發現我們主將病故,瞬間囂張起來。
在邊上觀望着的南蜀,馬上參戰了。
我們可以說是逃回飛門關,要多狼狽就有多狼狽。
再之後,三軍主將未定,西涼、南蜀趁火打劫,漫漫邊關,壓力巨大。
我們就是失了先機,後來雖然也是慢慢穩住、再打回去了,可我們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那一連串的影響,一直持續幾年,安國公受重傷,回京城了、也就是多喘兩年氣,他那兒子更是死守南境,沒回來。
大周犧牲了多少將領士兵,才把邊關穩到和林宣在時,差不多的位置。
所以啊,皇上,前車之鑒。
我們絕對不能讓西涼和南蜀人聯手,一旦他們聯軍布置完成,我們失了先機,即便後頭守住了,這個代價也……”
皇上摸着鬍子,沉默了許久。
他不善排兵布陣,也不善領兵征伐,他很清楚這一點。
但是,兵書沒有少看,將領們的各種分析也沒有少聽,好賴還是能分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