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兒,怎麼說呢?
在京城中,人人都端着,方天自認與各種人都打過交道,各種詞彙也算見多識廣。
再者,低俗的罵人話,京中的老大人們又不是不會。
不過是,客客氣氣,不掛在嘴邊而已。
真要罵起來,老太傅寫檄文氣勢洶洶,罵徐公公時一樣能往泥里踩。
說白了,都是特定時候,用特定的詞。
可軍中不這樣。
將士們出身不一,大大咧咧,粗話也帶着各自家鄉的氣息,層出不窮。
在其中待了一陣子,有時候一個沒留意,嘴上就蹦出來了。
“總之是,打得特別有氣勢。”方天努力找補了一句。
林繁見他這糾結樣子,好笑之餘,也給了個台階:“馮靖不是傷了胳膊嗎?”
“傷的是胳膊,又不是嘴,”方天道,“這一仗打得這麼漂亮,回來的奇襲兵不主動說,也有好些人追着問呢。爺,小的聽說,您給他們一人兩張秦姑娘畫的符,貼在馬上、身上,衝下去時,當真有如神助。”
林繁挑了挑眉。
方天小心翼翼地問:“那秦姑娘會不會畫一種符,能讓馬兒聽小的的話,別總唱反調?”
若馬兒能乖乖聽他的話,他就絕不會掉隊了。
林繁忍俊不禁。
抬手輕輕敲了下方天的腦袋,林繁道:“你還挺能琢磨。你要想知道,回京后,找機會問問她。”
方天眼睛一亮:“您幫小的問問唄,秦姑娘肯施捨小的一兩張符紙,也是看在爺您的面子上。”
如此一來,既能讓爺去見秦姑娘,又能讓他得些助力。
一舉兩得。
他也覺得自己,很能琢磨!
第213章 一脈相承
林繁去了主帳。
帳中,永寧侯斜斜靠在榻子上,精神不佳。
廖太醫剛給他寫了張方子,好言好語勸:“您要靜養,不能太過激動,上午讓您多休息,您又聽不進去……”
永寧侯扭頭,道:“打仗呢,怎麼養得了?”
廖太醫也知道他這脾氣,便與林繁道:“先前了老侯爺登城牆看戰況,氣血上涌,戰後就吃不消了,國公爺也勸勸他,身子骨要緊。”
林繁忍住笑,應下了。
等廖太醫出去備葯了,林繁稟了前頭狀況。
得勝后的各項安排,原就做了些預備。
馮仲率兵駐守玉沙口,加緊修復,同時派一支兵隊守在崖壁另一側,以防西涼人依樣畫葫蘆。
毛將軍與安北侯一起繼續向西,越過原先的西涼主帳,把營寨扎到鳴沙關下。
趁着西涼無力防守,吃下關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