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抿了下唇,慎重地點了點頭:“都在掌握之中。”
侯夫人滿意極了。
把手中大刀交給採薇,侯夫人大步回屋子裡。
她得換身體面衣裳,好好打理打理。
不用多久,各府恭賀的人就會到了,張口閉口誇讚老侯爺。
其實,她平日不耐煩與那些人往來,交情好的也都是些脾氣相投的多年老姐妹,但是,好話誰不愛聽?
別人敢吹得天花亂墜,侯夫人就敢聽。
說起來,自從朝廷不怎麼打仗了,她連這種吹捧都有很多年不曾聽過了。
不得不說,還挺懷念。
當京中紛紛議論着大捷之時,那封軍報被送入宮門,一直送達金鑾殿。
今兒早朝,為著徵兵之事,氣氛不算和睦。
西涼、南蜀聯手的壓力擺在面前,以眼下的兵力應對,一旦南蜀從南境進犯,免難捉襟見肘。
徵兵勢在必行。
而與之配合著的,腳力勞民、糧草軍資,全部不能落下。
征多少、怎麼征,朝堂上你一言我一語的,各有各的主意。
黃太師昨夜歇得不佳,畢竟上了年紀了,晨起就不太痛快,再聽那些爭論,不住按着發脹的腦門。
范太保把他的狀況看在眼裡,暗暗嘆氣。
都在瞎吵。
若按着規矩來,幾個相關衙門各出章程,要吵也回千步廊里吵,吵到天黑都行。
吵出個結果,落在文書上,交由皇上過目。
而不是,大清早的,在金鑾殿里就一副要把細則都掰扯明白的架勢。
皇上該出言喝止才是。
范太保抬眼,悄悄看向龍椅上的皇上。
這一看,范太保眉宇一皺,皇上的精神跟黃太師半斤八兩,也不太好。
范太保無奈極了,正要攬過局面,剛邁出一步,便聽到腳步聲由遠到近。
“大捷!”來人手捧軍報,“飛門關大捷!”
聲音響徹在大殿里,一下子就把其他的爭執嘀咕都壓了下去,殿內有片刻的安靜,而後,瞬間熱鬧了起來。
徐公公忙從上頭下來,接過軍報,呈給皇上。
黃太師顧不上頭痛不頭痛,打起精神,等着聽戰果。
龍椅上的皇上遲遲沒有出聲。
黃太師心生疑惑,不由抬眼打量。
這一打量,心裡更是“咦”了聲。
皇上的面色,怪異極了。
大捷該有的振奮與歡喜,黃太師一點都沒有看出來,若要說不滿、憤怒,那也顯然不可能。
黃太師細細品了品,忽然品出來了。
皇上的面容上,透出來的是動搖與畏懼。
這、這是哪門子道理?
若只有小小戰果,哪怕是為了提振士氣,也不至於吹牛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