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招兒,後宮里也有,變化來變化去,萬變不離其宗。
那麼,秦鸞會是什麼反應呢?
理了個大概頭緒,皇上心生一計,站起身來,與徐公公道:“走吧,去慈寧宮。”
淑妃上前一步,趕在徐公公之前,蹲下身子替皇上整理衣擺。
徐公公起先那一句話,雖是附耳與皇上說的,但淑妃就在邊上,豎著耳朵,聽到了“秦大姑娘”。
再從後頭皇上與徐公公的對話來推斷,大致能猜出來。
晉舒兒回府祝壽,晉家把秦鸞請了過去。
淑妃又把皇上思考時的模樣看在心中,隱隱的,她覺得這事兒要生變故。
皇上要借晉舒兒,尋永寧侯府麻煩。
而怎麼尋……
“皇上去慈寧宮,”淑妃抬起頭來,漂亮的眼睛里全是笑容,“臣妾也一塊去吧,下午陪皇太后說會兒話。”
皇上低頭看了淑妃一眼。
居高臨下看去,蹲在身前的淑妃柔順極了。
皇上彎腰,伸手扶了她:“走吧。”
徐公公先退出去安排,又叫了個人,讓他打聽下二皇子妃的狀況。
那人行事很利索,很快,就把二皇子妃是昨日臨時向皇后請示、提前一日出宮的狀況稟了上來。
徐公公又趕緊報給皇上。
皇上頷首:“知道了。”
儀駕到慈寧宮,淑妃跟着皇上進內殿,與皇太後行禮。
因着之前的母子爭吵,皇太后心裡還生着氣。
只是,見淑妃乖巧陪在一旁,神色之前又有幾分忐忑,皇太后的心軟了。
為了讓他們母子和睦些,淑妃一片良苦用心。
之前是皇上白白糟蹋淑妃的心意,淑妃能再把皇上勸着過來,定然又費了心,那她作為母親、長輩,就不能繃著臉,不然,傷害的、難過的就是淑妃。
不願白費淑妃的心,皇太后略路舒展了眉宇,道:“怎得一塊過來了?”
皇上把皇太后的神色變化看在了眼中。
他知道,母后能和風細雨,是看在淑妃的面子上。
他原想讓淑妃迴避,見此狀況,也就不提了。
他有求於皇太后,當然不能頂着來,再者,淑妃在旁,母后不會說那些糟心的話,即便說了,淑妃會周旋。
也省得他們母子再鬧得不愉快,他的計劃就無法實施了。
“今兒是安國公夫人生辰。”皇上道。
皇太后抬了抬眉。
難得,皇上竟然會記得這個。
“依着禮數,皇后那兒應是備了賀禮送去了,”皇太后問道,“皇上是覺得禮輕了,哀家再添一些?”
“那倒不是,”皇上道,“皇后做事,都很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