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頁(1 / 2)

就像是,有人牽扯住了似的。

掀開帘子,秦鸞看着前方。

夕陽遠落,他們前行的方向,天空盡頭一片晚霞。

第291章 胡說八道

御書房裡,黃太師坐在一旁。

皇上看着手中摺子,久久沒有出聲。

黃太師沒有催促,隻眼觀鼻、鼻觀心。

他很清楚,這封祁陽府快馬加鞭送進京的摺子,會讓皇上心堵。

自那日三府“消失”后,京城裡的風就不穩。

時而東風、時而西風。

有人憤怒他們的造反之態,有人認為定有內情,金鑾殿里都吵了很多次,更別說下了朝之後。

不止官員們爭論,百姓之間也各有各的想法。

當然,誰都說服不了誰。

在黃太師看來,這一點也不奇怪。

畢竟,不是誰都跟他似的,掌握了事情的全貌。

不知道林小子是先太子的遺腹子,不知道皇上對此心生懷疑,不知道永寧侯堅持“帶病”出征的根由,自然而然的,對這最後這麼一出“三府消失”的結果,會有不同的看法。

思路思路,它就是一條路。

路中間斷了一節,亦或是手裡無火把、天上無明星,連東南西北都無從分辨,不就是會走進迷宮裡嗎?

到最後,鬼打牆。

要麼誤打誤撞、稀里糊塗,要麼就在裡頭繼續繞着。

千步廊里,這些日子繞迷糊的人,數不勝數。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始終有解釋不通的前後因由,於是,你說你的,我說我的,互相指出對方的不合理,卻也無法自圓其說。

這在黃太師和范太保看來,並不是什麼好事。

心思都分攤到那些上頭去了,政務必然會有耽擱。

大周幅員遼闊,各級官員行事按部就班,上頭有他和太保大人掌着,短時間內,出不了大岔子。

時間久些,也就是蜿蜒中前進,大方向上能控住。

但是,這始終不是什麼長久之策。

遲早得拉回正路上來。

而且,越快越好。

偏偏這個節奏與速度,不掌握在他和范太保手中,還得看林繁與永寧侯。

就因着記掛這些,哪怕黃太師看清了、也決定了自己要走的路,他還是在短短不足一月的時間裡,愁得頭上難尋一兩根黑髮。

如今,幾乎是一頭銀白了。

對鏡自照時,黃太師頗不習慣,轉念想想,他這麼個身份,朝中出了如此大的變故,若還老神在在、沒點兒起伏,才顯得怪。

這麼一副操勞心塞的老邁相,丑是丑了點,倒也很適合他。

至於范太保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