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地、兵士,她下意識地有些許不安。
秦鸞看在眼中,柔聲道:“不用擔心,我先下去,扶您下車。”
車簾撩開,秦鸞跳下車,擺了腳踏。
長公主先下來,而後,與秦鸞一塊去扶房毓。
房毓站定,正要左右張望,一抬頭間,就見一人向著她們,三步並兩步地跑來。
她定睛一看,正是她十分挂念的俊俏的哥兒。
嘴角一揚,她不由笑彎了眼。
第384章 骨肉相連
房毓被請進了大帳。
此處是為平陽長公主準備的,林芷里裡外外打點過。
林繁扶着房毓落座,在她身前蹲下來,道:“原想親自去接您,卻沒有成行。”
“不要緊,”房毓握着林繁的手,眼神溫柔,“你還念着我,我就很高興了。”
林繁聽了,偏轉頭看向秦鸞。
母親見着他時會笑,歡喜之情溢於言表,但她似乎對他們的母子身份沒有察覺。
林繁吃不準母親的狀況,怕一句話不注意,刺激到她,便以眼神詢問秦鸞。
秦鸞上前,亦蹲下身子,道:“我上山時候,師太還問我,怎得只有我,沒有前回那個哥兒,我就說啊……”
她的語調放得緩緩的。
是說故事,也是嘮家常,不疾不徐地,在這些日常話語里將房毓眼下的狀況都透給了林繁。
林繁這就有數了。
“您好些年沒有下山來了吧?”林繁問道,“這一路上,馬車還穩當嗎?”
“穩的,”房毓笑道,“就是坐在車裡,不知外頭路,之後想回山上去,也不知道怎麼走。”
林繁的喉頭滾了滾。
母親下山後,自不會再叫她在山上道觀中長住了。
並非山上不好,也不是他一定要把母親拘在身邊彰顯自己的孝順、而不顧母親的心愿,而是,他得讓母親慢慢好起來。
恢復記憶,說簡單不簡單,說難,亦並非沒有可能。
前回從泰山回到京城后,他看了不少此方面的書,後來在飛門關也與廖太醫討論過一些,大體辦法與他之前的思路一致。
他得多陪伴她,讓母親回到她曾經生活過的地方,接觸她曾經熟悉的人與事。
一點一滴間,日積月累。
繼續住在山上,不適合母親記憶的恢復。
當然,心裡有主意,嘴上卻不能立刻這麼說。
“不認得路也不妨事,”林繁溫聲道,“您要回去時,我和阿鸞送您。”
“那可真好,”房毓的眼睛里全是笑意,“對了,我還有東西要給你……”
林繁忙問:“是什麼?”
房毓指了指自己的那包行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