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頁(1 / 2)

對趙隸來說,迎擊主動些,擺開架勢,且隨着後續調集的各州府兵力,以及催促飛門關、以及南境出兵擒賊,倒也不失為一個應對之策。

不過,從林繁與永寧侯的立場來看,這就多了不少麻煩。

倒不是打不過,而是,交戰就有損傷。

同是大周的將士,永寧侯希望把各種損傷壓到最低。

而固守城池,看似有高大城牆為依託,能拖延時間,等其他地方兵力來救,但卻太被動了。

困守,繁華如京師,易守難攻如西州城,面臨的都是同一個問題。

援軍到底來不來,什麼時候來?

城中的糧食可以撐得住嗎?

西州接受了勸降,京師在人心惶惶時,又能挺多久?

在秦胤來看,忠勤伯選擇守城,並不是什麼好想法,反倒是對己方更有利。

因而,前兩天,永寧侯調兵遣將,分散了人手出去接管京畿一帶的糧倉。

年初時候,林繁抓了姦細馬貴。

馬貴把大周境內糧倉的分佈、儲量摸了個透。

未免後續風險,當時把儲量分佈都調動了一番,林繁主理馬貴的案子,對這一次調糧的結果也算是心裡有數。

雖說過去了半年,但數量變化不會很大,只要添上新的秋糧入倉而已。

這地糧草收成的大致狀況,旁人未必能答上來,平陽長公主卻是如數家珍。

遠些的、如江南、兩湖那兒的糧倉,根本不用管。

他們要盯住的,只有從發兵到包圍京師前,這麼短短時間內,能夠把糧草送進京城的那幾座糧倉。

除了由林繁帶人去的陳家倉,其餘糧倉亦派兵前往。

一直嘰嘰喳喳叫着要大展拳腳的秦鴛,跟着永寧侯夫人與季氏去了一處。

秦治帶着侄兒秦灃,去了一處。

長公主與林芷更是騎兵快行,繞過京師北上,意圖緊緊掐住北側的送糧路線。

對這幾處糧倉,重在看守,而非掠奪。

一來,若後續圍京師圍成了持久戰,這些儲糧對大軍亦是個補給。

二來,當地百姓亦要生存,兩軍交戰時,底下州府最容易出渾水摸魚的事兒,有糧食在手,就能保證一旦有事發生時,百姓不至於餓肚子。

至於京城,只要圍住了,就出不來,也進不去了。

圍城之勢達成,那幾處糧倉亦不再需要重兵把守,可以抽掉回來。

林繁的視線亦落在地圖上,道:“忠勤伯這守城、守得很怪。”

以老伯爺的本事,不可能看不穿兩者利弊。

“他守城,卻不是一言堂,”永寧侯道,“京里熱鬧。”

“也是。”林繁笑了笑。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