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頁(1 / 2)

而這變的過程,很是順利。

木已成舟,文有三公支持,武有兵權在握,亦是趙家子弟,自然也就沒有哪個還站出來唱反調。

再者,廢帝趙隸幽禁,顏氏守皇陵,嬪妃或回娘家、或歸道觀出家,各自選擇,不可謂不寬厚。

也正是這份寬厚,林繁發配輔國公府上下,也就無人阻攔。

“年前時間緊,今年衙門封印的日子恐得往後推一推,”林繁道,“各處章程都得走完。”

底下皆應聲。

可不得抓緊嘛。

正月登基、改元,正好是新年新氣象,若是錯過了,多可惜。

退朝後,林繁先一步回御書房。

徐太傅背着手,與兩位老友一起,慢慢往御書房走。

討論了一圈政務,臨到進門前,又都沉默下來。

三人都很通透。

皇太孫為何只幽禁廢帝,他們多多少少能體會。

這事兒,勸吧,那就是把皇太孫的好心當成驢肝肺,不勸吧,又替皇太孫難受。

琢磨來琢磨去,三人交換了一個眼神。

罷了。

嘴上都別提了,記在心裡就是。

他們這麼幾個老頭子,能回報給皇太孫的,就是好好做事、為大周出力,倘若皇太孫以後有任性的地方,他們就壓陣,堵一堵御史們的嘴。

至於皇太孫會在什麼事情上任性?

那用腳指頭就能想出來了。

秦家丫頭是只鳳凰,皇太孫與她又走得那麼近,又有那麼多緣分,情誼可想而知。

先太子當年等著兒子降生時,就擺明了沒有立側妃的意思。

這兒子太像爹了,一準也那樣。

到時候,御史們少不得反覆念叨。

那他們就多費些口舌,讓御史們念叨別的去吧。

第433章 誰還不會長大呢?

馬車在宮門外停下。

秦鸞隨宮女往延慶宮走。

昨兒出宮前,秦鸞便與房毓說好,今兒會來宮裡陪一陪她。

房毓正與長公主、林芷一道笑盈盈說著話,見了秦鸞,眼中笑意更濃了。

她們正在談論鬼谷子。

房毓的記憶,終究不能急於一時。

昨日傍晚,長公主也召了幾位太醫來診斷,商量來商量去,還是決定先穩一段時間。

畢竟才剛回宮,也得給房毓些許適應。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