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傳出去。別人怎麼想。
生生壞了夏家名聲。
李媒婆自是看出了老祖宗的不悅,閉着嘴沒再多說,心中暗暗道:有錢人家就是這樣,明明喜歡有家底的媳婦,偏不能叫人說穿了出來。
老祖宗按下心中怒氣。問道:“如果要那王小姐與你做兒媳婦,你願意嗎?”
李媒婆沒想到老祖宗會這麼問,乾笑了幾聲:“我那小子早就娶了親了。”
這不就是不願意嘛。
老祖宗低聲與桂嬤嬤耳語幾句,桂嬤嬤不住點頭,待說完了,桂嬤嬤才直起腰,與李媒婆道:“李媽媽,這兩位,一位是我們大太太,一位是二奶奶。”
臻璇雖不解為何突然向李媒婆介紹起她們來,但老祖宗既然叫她們坐在這裡聽着,自然有老祖宗的打算。
李媒婆也是不解,她甫一進屋就看到了鄭氏和臻璇,光看穿着年紀,只猜得出輩分,卻不知道是哪一屋的,她一心應對老祖宗,便也沒有多想,這會兒聽得桂嬤嬤介紹,她趕緊又行了禮。
面對臻璇時李媒婆多看了幾眼。
何老太太就是因為臻璇才動了娶個有錢孫媳婦進門的心思。
“二奶奶進門時可是真熱鬧呀,我也在街上瞧了的,那送親的隊伍都望不到頭。”這麼耗下去定是要黃了的,李嬤嬤心裡煩悶,畢竟王家給的紅包不是小數,事成之後又另有賞錢,只要有一絲機會她都不想放棄,李媒婆琢磨了一番,王小姐最大的優勢便是豐厚的嫁妝,若不能以此打動夏家,這門親事就沒戲了,老祖宗已然是不願意了,便乾脆死馬當活馬醫,再爭取爭取了,李媒婆討好道,“老祖宗,您是沒瞧見,送嫁妝的時候,街坊鄰居都出來看,一抬一抬的數,數到後來啊,大夥都不記得數目了。二奶奶如此風光,往後的平輩媳婦也不能差了,不是嗎?王家嫁女,一定也是風風光光的。”
這話是什麼意思?
夏家雖是行商人家,但娶媳婦自然是娶賢惠,不是市儈到去娶銀子,況且,夏家需要去娶銀子?
這李媒婆聽了何老太太那些所謂的條件,便以為夏家是盲目求風光的不成?
老祖宗怒極反笑,拍着桌子道:“風光?我夏家沒見過風光?我娶過閣老的幺女,娶過探花郎的嫡女,請婚的聖旨還在祠堂裡頭供着,我老婆子活了快八十歲了,什麼沒見過!王家小姐嫁妝豐厚?比得過我曾孫媳婦御賜的玉如意?王家小姐有官小姐之風?我夏家長房裡的媳婦哪一個不是官宦人家出身?夏家若要求風光,王家傾家蕩產都不夠!娶妻娶賢,娶妻娶一室安寧,王小姐的八字與那‘安寧’怕是靠不上一丁點的邊。李媽媽請回吧。”
李媒婆叫老祖宗一番話說得面紅耳赤,她是糊塗了,夏家與她從前說過親的那些人家不一樣,尋常人家就不願意娶王小姐,何況夏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