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打過了二更,夏頤卿才回來。
入了天一院,見那一室燈火,心暖自不用說,更多的還有心疼。等走進去見臻璇專心看書,他放柔了聲音,勸道:“書明日里也能看,你該早些睡。”
臻璇抬起頭,迎着夏頤卿的目光,笑容莞爾道:“無妨的,下午睡過了,一點也不困的。”
等躺在床上,趁着夏頤卿下帳子的工夫,臻璇把上午何小姐來過的事一言概括說了。
夏頤卿躺下,追問了一句:“她與你說什麼了?”
“總歸不是什麼好話。”臻璇說完這句,輕笑出聲,“叫執畫給趕了出去。”
執畫伺候多年,到底是如何“趕”的,夏頤卿大致能猜出一二。
而提到了何小姐,夏頤卿便與臻璇說了說從宿水城裡打聽到的事體。
何四老太爺的孫女總共三個,這位何小姐最大,也只不過比下頭兩個妹妹大了一兩歲而已。按常理來說,姐妹年紀相仿,應當是相處愉快的,但何家兩個小的對長姐卻是一點也不喜歡。
絲毫沒有長姐該有的樣子。
何四老太爺前些年這麼訓過何小姐,但訓是訓了,何小姐依舊我行我素。
何家遷去宿水城不過三十年,為了在當地立足,少不得與城中官宦、大家多作來往。
何小姐在小的時候,親事就被定下了,許給了衙門裡主簿大人的孫兒。
臻璇聽到這裡,心裡不由泛着嘀咕,這何小姐既然已經訂了親了,為何十六歲的年紀沒有出嫁,卻反倒是偷偷出了宿水城?她有親事在身,何老太太難道會不曉得?怎麼還會把她帶回來,設計嫁給夏蘇卿呢。
腦海中問題不少,臻璇並沒有開口打斷夏頤卿的話,聽着他繼續往下說。
兩年前,當時宿水城官老爺被城中幾個百姓攔了巡撫大人的轎子告了狀,一番核查之後,烏紗帽不保,主簿受了連累,虧得時運不錯,沒有下大獄,但成了一介平民。
何四老太爺重諾,即便對方敗落了,也沒有提出要退婚,而何小姐本就對那位孫兒不甚滿意,到了這個時候愈發不喜了。
長輩不鬆口,何小姐使了一個陰招。
宿水城中人格外講究七月半放河燈,到了那一日,無論是普通百姓還是官宦人家,都會有人出來放燈。
何家三位小姐結伴出了門,何小姐悄悄讓丫鬟把那主簿的孫兒約到了橋上,又叫兩個妹妹一塊在不遠處水邊放燈,趁她們不留意,推了其中一個。
有小姐落水,何家隨行的婆子急了,偏偏都不會水。那約人的丫鬟誤導了主簿孫子,叫他以為落水的是他未過門的媳婦,自是不顧許多,跳下水去救人。
人被救上來了,卻是何家三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