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寒冬,那刺骨的冷風終於收拾行囊滾蛋了,像個不討喜的遠房親戚。總算,被春姑娘溫柔地趕出了門。

大地像是被撓了撓痒痒,悄悄冒出一抹綠意,嫩得跟剛出生的嬰兒似的。草長鶯飛,柳樹偷偷摸摸抽出新芽,像個害羞的小丫頭,剛探出頭就紅了臉。

這天,一場溫潤的春雨淅淅瀝瀝灑下來,細得跟繡花針似的,綿得跟老太太嘮嗑一樣。落在身上卻暖乎乎的,像春天的第一杯熱乎乎的奶茶,甜絲絲地暖進心坎里。

“轟隆!”天外突然傳來幾聲炮響,震得地皮抖了三抖,跟敲鑼打鼓似的。宋和扯着嗓子喊得跟村口大喇叭沒兩樣:“開春犁了!”

“開春犁了!”

“開春犁了!”

喊聲此起彼伏,熱鬧得跟過年放鞭炮一樣,田埂邊頓時炸開了鍋。朱元璋親自抓着那系了紅布的曲轅犁,腰桿挺得筆直,像個老農頭子要給全天下人秀一把“農活兒我最行”的絕技。

前面,文官之首、吏部尚書詹徽揮着馬鞭,吆喝着拉犁的老牛,慢悠悠地往前挪。那牛走得跟散步似的,步子邁得比烏龜還優雅,可犁頭卻穩穩噹噹劃開泥土,分得比理髮師給皇帝剪頭髮還齊整。

後面,戶部尚書趙勉跟撒芝麻似的灑下種子,手法熟練得像個老廚子調味。再往後,幾個宦官躡手躡腳地拿小鏟子把土蓋上,生怕弄髒了自個兒那身花里胡哨的錦袍,一個個小心翼翼得跟伺候祖宗牌位似的。

這就是大明朝赫赫有名的春耕大典,連那位三十年不上朝的萬曆皇帝都不敢翹班的傳統活動。朱元璋這老大哥對農業那叫一個寶貝,每年都得親自下地犁上幾畝,風吹日晒都不帶喊累的,簡直是皇帝界的“勞動模範”。

“哈哈哈,詹徽,你給咱快點啊!”朱元璋一邊吆喝一邊樂,嗓門洪亮得像在田間吼號子,震得旁邊的野草都抖了三抖,“咱這是在給天下黎民做表率,你這速度慢得跟烏龜賽跑似的,百姓們早餓得前胸貼後背啦!”

詹徽滿頭大汗,喘得跟拉風箱似的,嘴角抽搐了兩下。心想:陛下,您這是站着說話不腰疼,我這把老骨頭都快散架了,您還嫌我慢?可他哪敢吱聲,只能咬牙硬撐,揮鞭的手都快抽筋了。

旁邊的朱允炆瞧着這場面,心裡酸溜溜的,像吃了個沒熟的柿子,澀得他眉頭都皺成一團。不過他扭頭一看,朱允熥也在旁邊站着,資格沒比他少,心裡這才平衡了點,暗自嘀咕:哼,總算沒讓我一個人吃癟。

犁完幾畝地,朱元璋樂得跟個老頑童似的,哈哈大笑,笑聲在田野間回蕩,像個得了滿分的孩子到處顯擺。詹徽等人卻累得跟剛跑完馬拉松一樣,上氣不接下氣,癱在一旁喘得跟風箱漏氣似的。

幾個宦官瞅準時機,捧着一束金燦燦的麥穗,膝行到朱元璋跟前,諂媚地喊:“恭賀皇上,親耕行為感動上天!今年定會豐收!”那聲音甜得跟抹了蜜似的,生怕皇帝一個不高興把他們踹回宮裡掃廁所。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