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朱允熥抿嘴一笑,又道:“第二,應天知府也上奏,說不少糧商在應天瘋狂掃糧,全往南方送,連應天的糧價都開始波動了。所有商人都往杭州運糧,再加上本地那些囤積居奇的大戶一看有錢可賺,也跟着開倉放糧。杭州的糧食一下子多了好幾倍,一千文一石根本賣不出去。有些商人急了,就開始降價,一個喊九百,一個喊八百,最後跟雪崩似的,價格一路跌到一百五十文才剎住車。”

他一邊說,一邊比劃着,像個小先生在給學生上課。

這話說得頭頭是道,可殿里的大臣們大多聽得雲里霧裡,個個像聽天書一樣。

朱允熥一看這架勢,知道不能太專業,乾脆換了個接地氣的說法:“皇爺爺,咱打個比方。您要是拿一百貫寶鈔去買一個饅頭,賣饅頭的商人還不蜂擁而至?到時候無數饅頭堆在您面前,一百貫肯定賣不出去。一個商人就說,‘我九十九賣你!’另一個喊,‘我九十八!’價格就這麼一路跌下去,跌到饅頭的本價。可從外地運饅頭來是有成本的,賣不出去再運回去,饅頭都涼了,更沒人要。所以他們寧可少虧點,繼續降價,直到把饅頭甩出去為止。杭州的糧價,就是這麼跌下來的。”

朱元璋這回聽明白了,哈哈一笑,拍着大腿說:“照你這麼說,這知府不光沒虐民,還是個人才啊!咱剛剛差點錯怪了他。傳旨,等杭州水患過去,讓他進京面聖,咱要加他為浙江參政,讓他把這腦子用在更大的地方!”

說完,他瞅了朱允熥一眼,忍不住逗他:“不過熥兒,下次舉例子注意點。咱可不會拿一百貫去買一個饅頭。咱聽說宋仁宗龍袍破了,縫個補丁都要五兩銀子,哼,咱可不是那種昏君!”

他這話說得半真半假,殿里的大臣們憋着笑,誰也不敢接茬。

朱元璋正高興呢,腦子裡突然閃過一個念頭,扭頭問:“誒,咱記得你剛剛說,這知府一開始也沒轍,是天使送了本書給他,他才想出這法子?”

朱允熥點點頭,“對!”

朱元璋追問:“那是啥書啊?快告訴咱!”

師爺趕緊接話,跪在地上苦思冥想:“好像叫......《農政全書》?”

他這話說得不太確定,聲音都帶着顫,可見是真怕說錯挨罵。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